健康生活

成人一分鐘脈搏

脈搏的頻率和人的性別、年齡都有很大的關係, 成年人的脈搏通常是每分鐘60-100次的範圍內屬於正常的。 受情緒或運動等因素影響, 人會出現暫時的脈搏跳動異常現象, 這時不必擔心。 脈搏過快或過慢都是不利的, 人在身體不適時如果脈搏超過100次或低於60次要引起注意。

脈搏多少為正常

脈搏就是指淺表動脈的搏動。 正常人的脈搏和心跳是一致的。 脈搏的頻率受年齡和性別的影響, 嬰兒每分鐘120-140次, 幼兒每分鐘90-100次, 學齡期兒童每分鐘80-90次, 成年人每分鐘70-80次。 另外, 運動和情緒激動時可使脈搏增快, 而休息, 睡眠則使脈搏減慢。 成人脈率每分鐘超過100次, 稱為心動過速, 每分鐘低於60次, 稱為心動過緩。 臨床上有許多疾病, 特別是心臟病可使脈搏發生變化。 因此, 測量脈搏對病人來講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檢查項目。 中醫更將捫脈作為診治疾病的主要方法。

正常成人在安靜時的脈搏,

每分鐘為60---100次, 它可隨年齡, 性別, 勞動和情緒等因素而變動。 一般女性比男性快, 幼兒比成人快, 老人較慢, 運動和情緒激動時可暫時增快, 休息和睡眠時較慢。

如何測量脈搏

測量脈搏一般選用表淺的動脈, 最常用的部位是橈動脈,

也就是位於靠近拇指一側的手腕部, 有時候也會觸摸顳前動脈、頸動脈或者肱動脈、股動脈、足背動脈來測量脈搏。 一般脈搏計數以一分鐘博動次數來表示, 數脈搏可數半分鐘, 然後乘以2, 也可以直接數到1分鐘。

從哪些表現判斷脈搏異常

當身體出現不適時或出現疾病時, 人體脈搏會出現異常現象。 檢查者可以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 三指按放在患者接近手腕段的橈動脈上, 壓力大小以能感覺到脈搏搏動為宜。

人體的脈律不整, 就是脈搏跳動快慢不一, 多見於心臟病患者(如心房纖顫等)。

人體的脈率增快, 就是成年人脈率在100次/分鐘以上。 常見於發熱、冠心病、甲狀腺、貧血等。

人體的脈率減慢, 就是成年人脈率在60次/分鐘以下。

常見於房室傳導阻滯和顱內壓增加等症狀。

人體的脈搏交替, 也就是節律正常而交替出現一強一弱的脈搏, 既是心臟收縮的一強一弱的結果。 常見於高血壓性的心臟病和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

人體的脈微欲絕, 也就是脈搏特別微弱。 常見於病危或大出血狀況。

此外, 高熱患者體溫每增加1°C, 脈搏就可能會增加10次左右。 若患的是傷寒疾病, 即使體溫升高, 脈搏也不會增高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