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心臟下邊是什麼器官

心臟是身體最重要的器官, 如果心臟出現問題生命也就受到了威脅。 心臟周圍的部位才是至關重要的, 而心臟周圍的位置也都是有各自不同的作用, 從而才能夠保證身體的運轉和發展。 髒下邊是膈肌部位, 心臟的周圍主要是五臟六腑,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肝, 脾、肺、腎, 以及小腸和大腸等。

1. 心與小腸:

心是臟腑中最重要的器官, 起著主導和支配的作用。 而中醫認為, 心主神志, 與人們的思維意識活動有關, 如我們經常說“用心想一想”, 就是講的心在人的思維活動中的作用。 心是人體血液迴圈的動力, 血液通過心臟的搏動而輸送到全身, 心血的盛衰都可以從脈搏上反映出來;心主汗, 開竅於舌, 舌質的變化可以反映出心的生理及病理變化。

小腸位於腹腔, 通過胃消化後的飲食水穀進入小腸, 進行進一步消化, 吸收其中的營養, 排除其糟帕。 小腸有了問題就會出現消化吸收功能障礙,

大小便異常, 如腹痛、腹瀉、少尿等症狀。

心與小腸互屬表裡, 心屬裡, 小腸屬表, 心之陽氣下降於小腸, 幫助小腸區別食物中的精華和糟粕。 如果心火過盛, 可移熱於小腸, 出現小便短赤、灼痛、尿血等症狀, 反之, 小腸有熱, 也可引起心火亢盛, 出現心中煩熱、面紅、口舌生瘡等症狀。

2. 肝與膽: 肝具有調節某些精神情志活動、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 協助脾胃消化食物。 肝開竅於目, 肝臟有病常會引起各種眼病。

膽附於肝, 膽所貯藏的膽汁是由肝分泌夾的, “借肝之餘氣, 溢入於膽, 積聚而成”。

肝膽互為表裡,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 才能保證膽汁的貯存和排泄功能正常, 膽汗排泄通暢, 肝才能發揮其疏泄之性。 肝膽發病時互相影響, 所以在治療時肝膽同治。

3.脾與胃:

脾胃主管飲食的消化、吸收和傳輸營養、水分, 以供人體生命活動的各個組織器官的需要, 故有“脾胃為後天之本”之說。 此外脾還有調節水蔽、統血、主肌肉四肢的功能。 胃主要是消化食物。

脾與胃都是消化食物的主要臟腑, 二者經脈互相聯繫, 構成表裡關係。 胃主受納, 脾主運化, 共同完成消化吸收和運輸營養物質的任務。 胃主降, 水穀得以下行, 便於消化, 脾主升, 水穀精微才能輸布到全身。

4.肺與大腸:

肺上連氣管喉嚨, 開竅於鼻。 肺是呼吸器官,

主要功能是主一身之氣, 肺功能正常, 則氣道通暢, 呼吸均勻和調。 如果肺氣不足, 則可出現呼吸減弱, 身倦無力, 氣短自汗等全身虛弱症狀。 肺主肅降, 通調水道, 下輸膀胱, 保持小便通利。

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 排泄槽帕。

肺與大腸構成表裡關係。 大腸的傳導有賴於肺氣的肅降, 肺氣肅降則大便傳導如常, 糞便排出通暢。 若大腸積滯不通, 反過來也影響肺氣的肅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