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不合腳,
需要換的是鞋,
而不是給腳動手術。
只有為中醫量身打造合腳的“鞋”,
中醫的腳步才能跟得上時代發展。
日前,
一位醫學專家說:“中醫是好的,
但不一定是科學的。
科學並不等於正確,
不科學不說明它不正確。
”
質疑中醫科學性的聲音由來已久。
近代以來,
西方的船堅炮利讓很多中國人失掉文化自信,
“罵中醫”一度成為一種時髦。
這種思想一直延續至今,
根深蒂固,
“中醫不科學”的帽子很難摘掉。
於是,
儘管許多人並不反對中醫,
但是希望用“科學”來改造中醫,
認為科學化的中醫更安全有效。
但是,
在現實中,
科學化中醫變成了中醫西化。
在某些人眼裡,
“不科學”的中醫需要科學的西醫來驗證,
中藥的有效性需要按西藥的方法進行臨床試驗。
有一技之長、會看病的民間中醫拿不到行醫資格證;而有的接受院校教育、拿到行醫資格證的畢業生卻不會看病。
中藥院內製劑要經過動物實驗、藥毒藥理多項驗證,
“中藥西管”逼退了許多“靈丹妙藥”。
按照現在的申報註冊要求,
每一個劑型算一個新品種,
都需要做藥學研究和臨床試驗,
這相當於把院內製劑作為一種新藥去開發。
由於投入高、回報低,
好多醫院只好選擇放棄使用院內製劑。
其實,
中醫和西醫是兩種思維方式,
分屬不同的醫學體系。
中醫用來治療肺炎的麻杏石甘湯,
並不像西藥一樣,
湯藥中並沒有殺死肺炎病毒的成分。
中醫治療原理是 “堅盾”,
提升人自身的免疫力。
西醫的治療原理是“利矛”,
憑藉藥物或手術等各種方法,
將侵入人體內的病毒斬盡殺絕,
除惡務盡。
用西醫的理論和方法解釋中醫,
中醫永遠說不清、道不明。
以紅花油為例,
它有1萬多種成分,
而現代手段只能講清楚100多種。
中醫西醫各有優劣、各有千秋,
如果用現代科學改造中醫,
反而害了中醫。
“不科學”的中醫在西醫的發祥地,
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中醫在美國是以洋中醫為主,
來自中國的中醫師不足5%。
美國為複方製劑審批亮出綠燈,
複方丹參滴丸進入三期臨床試驗,
進入美國只有一步之遙。
丹參藥材標準被納入美國藥典,
三七等5個品種被納入歐洲藥典。
目前我國中醫藥界10余項循證醫學研究獲得國際高度認可,
《英國心臟病雜誌》曾評論“中草藥為心衰治療帶來新希望”。
中醫在外國人眼中,
關注點不是科學性,
而是有效性。
正如諾貝爾醫學生理學獎獲得者理查·羅伯茨所說:“中醫藥不僅是中國的瑰寶,
更是全人類的財富。
”
牆裡開花牆外香,
中醫在海外的發展,
讓人想起《百年孤獨》作者瑪律克斯的一句話:“只有當你遠離家鄉,
來到某個陌生的地域,
‘家鄉’的面目才會變得清晰起來。
”假如我們用更多他者的視角、超越的眼光和包容的態度去面對中醫藥,
那將是何種局面?
俗話說,
鞋子合不合腳,
只有腳知道。
如果中醫這只“腳”委屈憋氣地穿上“西化”這雙“鞋”,
只能不斷地“削足適履”。
其實,
鞋子不合適了,
需要換的是鞋,
而不是給腳動手術。
只有為中醫量身打造合腳的“鞋”,
中醫的腳步才能跟得上時代,
千萬別讓所謂“科學”束縛了中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