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散的功效與作用
有人想知道六神散究竟有什麼作用, 其實六神散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處方】 川芎、防風(去叉)、甘草(炙)、羌活, 各一兩。 荊芥穗、雞蘇, 各一兩半。
【炮製】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治風眩煩悶, 頭目暈轉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 不拘時米飲調下。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 人參 白茯苓 幹山藥 白術 白扁豆 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 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 治小兒表裡俱虛, 氣不歸元, 而陽浮於外, 所以發熱者。
【用法用量】 每服3克, 用水150毫升, 加大棗1個, 生薑2片, 煎至75毫升, 通口服。
【摘錄】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八
【處方】 生地3分, 熟地3分, 當歸5分, 黃耆5分, 人參5分, 川芎3分。
【功能主治】 諸瘡血出過多, 心煩不安, 不得睡臥。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處方】 皂莢刺半兩, 薄荷半兩, 昆布(洗去鹹)半兩, 海藻(洗去鹹)半兩, 連翹半兩, 皂莢子50枚(燒灰)。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瘰病久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 食後、臨臥茶調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二六
【處方】 人參1兩, 百合1兩, 白術1兩, 山芋1兩, 白茯苓(去黑皮)1兩, 甘草(炙)半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肺臟痰毒壅滯。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 白湯點下。 1日3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五十
【處方】 螻蛄1枚(去肚腸), 蜜蜂7枚(2味用泥半指厚裹遍, 以熟炭1斤, 濕煆候泥幹通紅, 去火放冷, 取出, 於乳缽內細研, 不羅), 商陸根汁半盞,
【功能主治】 癩病。
【用法用量】 上藥一處和勻, 更用溫酒調下, 只作1服。 約半日許發動, 噁心涕唾汗出, 仍吐出涎, 渴時頻與溫米湯吃。 若是吐多瀉多, 或更有血, 勿疑, 是病出也。 如吐瀉後腹痛, 取下1塊大小如雞子, 有諸般顏色者, 此是病根也。 如不思食, 以甘草2寸, 黃連2條, 水1盞, 煎至半盞, 溫吃其藥。 即不以老小強弱, 都作1服。 若是半日以來未發動, 即更服樟柳根等汁投之, 尚未覺, 更與吃無妨。 面上有如紫疼痛未消者, 用幹斑蝥未, 以生油調成膏, 敷患上約半日許, (疒咅)(疒畾)脹起, 以軟帛子揩拭去藥, 以棘針挑破近下、令水出自幹, 即不得剝其瘡皮。 斑蝥不得另入口眼。 若面上有小尖(疒咅)(疒畾)子者, 不用斑蝥, 卻以熟艾入膽礬少許,
【注意】 切忌風及房室事、動風發氣、鹽、醋料物等物。 只得吃淡粥過100日。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八
【處方】 雞蘇2錢, 芎䓖2錢, 馬牙消(研)2錢, 石膏(研)1錢, 乳香(研)1錢, 龍腦(研)1字。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頭痛, 眼睛痛。
【用法用量】 每用1字, 含水, 搐於鼻中。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六
【處方】 芎䓖1兩, 羌活(去蘆頭)1兩, 防風(去叉)1兩, 甘草(炙, 銼)1兩, 荊芥穗1兩半, 雞蘇(幹者)1兩半。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風眩煩悶, 頭暈轉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 米飲、溫水調下, 不拘時候。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六
【處方】 寒水石1兩, 黃連(童便炒)1兩, 丹皮3錢, 青礞石(煆過)5錢,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發狂。
【用法用量】 童便調下。
【摘錄】 《赤水玄珠》卷十四
【處方】 當歸(切, 炒)1兩, 幹漆(炒煙出)半兩, 延胡索1兩, 烏藥(銼)1兩, 烏頭(炮裂, 去皮臍)1兩, 青橘皮(去白, 炒)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室女血髒虛冷, 月水凝澀, 欲來攻臍腹撮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 空心溫酒調下, 日晚再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五一
【處方】 斑蝥40枚(去頭翅足, 用糯米炒色黃, 去米用), 巴豆5枚(去皮心膜, 研), 檳榔1枚(銼), 蓬砂(研)1分, 麝香(研)半錢, 膩粉(研)1分。
【制法】 上為散, 再同研勻。 用雞子清兩枚, 調和藥末勻, 傾藥入殼中, 濕紙糊合, 勿令透氣, 入飯甑內蒸, 候飯熟, 取出藥, 曬乾, 細研如粉。
【功能主治】 瘰病。
【用法用量】 虛人每服半錢匕, 實人1錢匕, 並用炒生薑酒調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二七
【別名】 溫脾散
【處方】 禦米殼(蜜炒)1兩, 青皮(去白)半兩, 烏梅肉半兩, 乾薑(炮)半兩, 陳皮(去白)半兩, 甘草(炙)半兩, (一方無乳香。 一方無乾薑)。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瀉痢赤白, 腹痛不可忍, 痢久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4錢, 水1盞半, 加乳香1粒, 同煎至6分, 去滓, 食前溫服, 1日2次。 赤痢冷服, 白痢熱服, 花痢溫服。
【摘錄】 《普濟方》卷二○七
【處方】 人參(去蘆)、當歸(去蘆)、川芎、地黃(洗)、地骨皮、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兒泄瀉後脾虛, 身體發熱。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水8分盞, 加生薑2片, 煎至6分, 去滓食後服。
【摘錄】 《魏氏家藏方》卷十
【別名】 六神湯
【處方】 人參、白茯苓、幹山藥、白術、白扁豆、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小兒氣虛發熱, 不欲乳食, 腹痛泄瀉。
【用法用量】 六神湯(《易簡方》)。
【摘錄】 《三因》卷十八
【處方】 柴胡(去苗)、白術、青皮(去白)、當歸、牛膝、牡丹皮各等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婦人熱勞咳嗽, 月水不通。
【用法用量】 每用6兩, 加蜜4兩炒令焦, 入酒並童便各1碗, 煎8-9沸, 去滓, 分作6服, 空心、食前服。
【摘錄】 《女科百問》卷上
【處方】 禦米殼(蜜炒)1兩, 青皮(去白)半兩, 烏梅肉半兩, 乾薑(炮)半兩, 甘草(炙)半兩。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瀉痢, 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4錢, 水1盞半, 加乳香1粒, 同煎至6分, 去滓, 食前溫服, 1日2次。
【摘錄】 《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施圓端效方》
【處方】 人參1兩, 白術1兩,黃耆1兩,甘草1兩,百合1兩,茯苓1兩。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調適陰陽,和養榮衛。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肌體瘦瘠,咽幹口燥;時氣已經汗下,血氣已虛,邪猶未解,變生諸疾。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加生薑2片,大棗1個,煎至6分,去滓服,不拘時候。
【摘錄】 《雞峰》卷五
【別名】 六神湯
【處方】 當歸1兩,熟地黃1兩,川芎1兩,地骨皮1兩,黃耆1兩,白芍藥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補真養氣,進食充饑。主脾氣不和,榮衛不足,怠惰困倦,不嗜飲食;經後發熱。
【用法用量】 六神湯(《禦藥院方》卷十一)。
【各家論述】 《濟陰綱目》:此方以黃耆益衛氣,而又以地骨皮清衛熱,則無壯火食氣之虞;又以四物引衛氣以歸四髒而生血,則又有少火生氣之用。如是則榮衛足而困倦去矣。
【摘錄】 《產乳備要》
【處方】 川烏、草烏、南星、半夏、白芷、石菖蒲(1寸9節者)各等分。
【制法】 端午日,取藥為末。
【功能主治】 蠍蝥。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先以津液抹患處,以藥擦之。
【摘錄】 《古今醫鑒》卷十六
【處方】 當歸5錢,續斷5錢,骨碎補5錢,牛膝5錢,桃仁5錢,金銀花5錢。
【功能主治】 折傷。
【用法用量】 黃酒2碗,煎1碗,空心服。
【摘錄】 《洞天奧旨》卷十六
【處方】 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半夏、陳皮、山藥、扁豆。
【功能主治】 小兒表熱,退後又熱。
【用法用量】 上為散服。
【摘錄】 《醫學集成》卷二
以上就是對六神散配方的詳細介紹,是一個不錯之選,不過製作的時候需要適量,過多會造成資源浪費也對身體有很大影響。
白術1兩,黃耆1兩,甘草1兩,百合1兩,茯苓1兩。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調適陰陽,和養榮衛。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肌體瘦瘠,咽幹口燥;時氣已經汗下,血氣已虛,邪猶未解,變生諸疾。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加生薑2片,大棗1個,煎至6分,去滓服,不拘時候。
【摘錄】 《雞峰》卷五
【別名】 六神湯
【處方】 當歸1兩,熟地黃1兩,川芎1兩,地骨皮1兩,黃耆1兩,白芍藥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補真養氣,進食充饑。主脾氣不和,榮衛不足,怠惰困倦,不嗜飲食;經後發熱。
【用法用量】 六神湯(《禦藥院方》卷十一)。
【各家論述】 《濟陰綱目》:此方以黃耆益衛氣,而又以地骨皮清衛熱,則無壯火食氣之虞;又以四物引衛氣以歸四髒而生血,則又有少火生氣之用。如是則榮衛足而困倦去矣。
【摘錄】 《產乳備要》
【處方】 川烏、草烏、南星、半夏、白芷、石菖蒲(1寸9節者)各等分。
【制法】 端午日,取藥為末。
【功能主治】 蠍蝥。
【用法用量】 每用少許,先以津液抹患處,以藥擦之。
【摘錄】 《古今醫鑒》卷十六
【處方】 當歸5錢,續斷5錢,骨碎補5錢,牛膝5錢,桃仁5錢,金銀花5錢。
【功能主治】 折傷。
【用法用量】 黃酒2碗,煎1碗,空心服。
【摘錄】 《洞天奧旨》卷十六
【處方】 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半夏、陳皮、山藥、扁豆。
【功能主治】 小兒表熱,退後又熱。
【用法用量】 上為散服。
【摘錄】 《醫學集成》卷二
以上就是對六神散配方的詳細介紹,是一個不錯之選,不過製作的時候需要適量,過多會造成資源浪費也對身體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