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雞屎藤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拼音名】Jī Shǐ Ténɡ

【英文名】Chinese Fevervine Herb, Herb of Chinese Fevervine

【別名】斑鳩飯、女青、主屎藤、卻節、皆治藤、臭藤根、牛皮凍、雞矢藤、臭藤、毛葫蘆、甜藤、五香藤、臭狗藤、香藤、母狗藤、白毛藤、狗屁藤、清風藤、臭屎藤、雞腳藤、解暑藤、玉明砂、雞屙藤、雀兒藤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雞屎藤的全草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ederia scandens (Lour.) Merr.

採收和儲藏:在栽後9-10月除留種的外, 每年都可割取地上部分, 曬或涼幹即成。 或秋季挖根, 洗淨, 切片, 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質藤本, 長3-5m。 基部木質, 多分枝。 葉對生;葉柄長1.5-7cm;托葉三角表, 長2-3mm, 早落;葉片卵形橢圓形、長圓形至披針形,

長5-15cm, 寬1-6cm, 先端急尖至漸尖, 基部寬楔形, 兩面無毛或下麵稍被短柔毛;葉紙質, 新鮮揉之有臭氣。 聚傘花序排成頂生的帶葉的大圓錐花序或腋生而疏散少花;花紫色, 幾無梗;萼狹鐘狀;花冠簡長7-10mm, 先端5裂, 鑷合狀排列, 內面紅紫色, 被粉狀柔毛;雄蕊5;子房下位, 2室。 漿果球形, 直徑5-7mm, 成熟時光亮, 草黃色。 花期7-8月, 果期9-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溪邊、河邊、路邊、林旁及灌木林中, 常攀援於其他植物或岩石上。

資源分佈:分佈于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湖北、湖南等地。

【栽培】

1.氣候土壤:喜溫暖濕潤的環境。 土壤以肥沃、深厚、濕潤的砂質壤土較好。

2.種植:。

2.1.種子繁殖:3-4月按行、株距各約33cm開穴, 深約7cm, 每穴播種子10粒左右, 澆人、畜糞水後,

覆蓋草木灰或細土約1cm厚。

2.2.扡插繁殖:2-3月選2年生的老莖藤, 剪成20-30cm長, 有3節以上的插條, 在畦上按行、株距各約30cm開穴, 深20-25cm, 每穴波插條3根, 每根要有1個芽節露出畦面, 填土壓緊, 注意澆水, 保持土壤濕潤。

3.種子發芽後, 當苗高7-10cm時勻苗、補苗, 每穴留苗2-3株, 結合中耕除草, 追施人畜糞水。 藤長30cm左右時, 再中耕除草、追肥1次, 同時插設支柱, 以供攀援。 9-10月收割後, 再行中耕除草, 追肥1次過冬。

4.病蟲害防治:蟲害有蚜蟲, 可用樂果防治。

【性狀】

性狀鑒別 雞矢藤 莖呈扁圓柱形, 稍扭曲, 無毛或近無毛, 老黃牛莖灰棕色, 直徑3-12mm, 栓皮常脫落, 有縱皺紋及葉柄斷痕, 易折斷, 斷面平坦, 灰黃色;嫩莖黑褐色, 直徑1-3mm, 質韌, 不易折斷, 斷面纖維性, 灰白色或淺綠色。 葉對生, 多皺縮或破碎,

完整者展平後呈寬卵形或披針形, 長5-15cm, 寬2-6cm, 先端尖, 基部楔形, 圓形或淺心形, 全緣, 綠褐色, 兩面無柔毛或近無毛;葉柄長1.5-7cm, 無毛或有毛。 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 前者多帶葉, 後者疏散少花, 花序軸及花均被疏柔毛, 花淡紫色。 氣特異, 味微苦、澀。 以條勻、葉多、氣濃者為佳。

顯微鑒別 幼莖橫切面:呈扁圓形, 表表細胞1列, 外壁稍增厚, 被角質層;有的可見非腺毛殘基。 皮層7-8列細胞, 外側1-2列為厚角細胞, 維管束外韌型。 韌皮部有沒細胞, 韌皮部外側有纖維, 單個或數個成群繼續熱電廠列成環, 壁非木化。 木質部導管常數個至十數個相聚成12-14個導管群, 木纖維發達, 木薄壁細胞稀少。 髓部較大, 呈長圓形。 本品薄壁細胞含草酸鈣針晶。 老莖橫切面:呈圓形,

韌皮部外側可見木栓層, 木質部呈圓形環, 髓部扁圓形, 略偏心形。 葉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 外被角質層, 有非腺毛, 長50-500μm由3-5個細胞組成, 壁上有角質層紋理, 柵欄細胞1列, 海綿組織中有大型含晶細胞, 針晶束長約140μm。 主脈的上面微凸起, 下面呈弧形突出, 上、下表皮內方均有厚角組織。

葉表面觀:表皮細胞多角形, 垂周壁較平直, 平周壁有明顯角質層紋理。 上、下表皮均有平軸式氣孔, 副衛細胞2個。 草酸鈣針晶束較我, 長達150μm。 葉脈部分常有非腺毛分佈, 長50-500μm, 由3-15個細胞組成, 壁具角質層紋理。

【化學成份】全株含環烯醚萜甙類(iridoid glrcoside);雞屎藤甙(paederoside), 雞屎藤次甙(scandoside), 雞屎藤甙酸(paederoside acid), 車葉草甙(as-peruloside), 去乙醯車葉草甙(deacetyl asperuloside)。 還含矢車菊素糖甙(cyanidin glyco-side), 矮牽牛素糖甙(betunidin glycoside), 蹄紋天竺素(pelargonidin), 摁貝素(embelin)及一飽和羰基混合物。

葉中含熊果酚甙(arbutin), 揮發油, C10-表葉綠素(C10-epichlorophyll)和脫鎂葉綠素(pheo-phytin)

【藥理作用】

1.鎮痛:雞屎藤注射液10-30ml/kg腹腔注射, 小鼠熱板法試驗有鎮痛作用。 雞屎藤蒸餾液100:1濃縮液10-30ml/kg腹腔注射對小鼠電刺激法有鎮痛作用。

2.抗驚厥:雞屎藤蒸餾液對戊四唑引起的小鼠驚厥有抑制作用, 並降低死亡鼠數。

【性味】甘酸;平

【歸經】心;肝;脾;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 主治風濕痹痛;食積腹脹;小兒疳積;腹瀉;痢疾;中暑;黃疸;肝炎;肝脾腫大;咳嗽;瘰鬁;腸癰;無名腫毒;腳濕腫爛;燙火傷;濕疹;皮炎;跌打損傷;蛇蛟蠍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15g, 大劑30-60;或浸酒。 外用:搗敷, 或煎水洗。

【各家論述】

1.汪連仕《采藥書》:治風痛腸癰, 跌打損傷, 流注風火蟲毒,

散鬱氣。 洗疝, 合紫蘇煎湯。

2.《李氏草秘》:煎洗腿足諸風, 寒濕痛, 拘攣不能轉舒。

3.《生草藥性備要》:其頭治新內傷, 煲肉食, 補虛益腎, 除火補血;洗瘡止痛, 消熱散毒。 其葉擂米加糖食, 止痢。

4.《本草綱目拾遺》:中暑者以根、葉作粉食之。 虛損者雜豬胃煎服。 治瘰鬁用根煎酒, 未破者消, 已潰者斂。

5.《本草求原》:理腳濕腫爛, 蛇傷, 同米擂食並敷。

6.《植物名實圖考》:為洗藥、解毒, 去風, 清熱, 散寒。 敷無名腫毒, 並補筋骨。

7.《草木便方》:補虛勞, 調理脾胃元氣, 治病後虛腫、耳鳴。

8.四川中藥志》:治失眠, 久咳。

9.《重慶草藥》:健脾除濕, 益氣補虛。 常用于小兒瘦弱, 脾弱氣虛, 食積疳積, 及成人氣虛浮腫, 臌脹, 耳鳴, 腹瀉, 遺尿, 婦女虛弱白帶, 幹病。 並虛弱勞傷, 虛痢, 癢子瘰鬁之由於氣虛不愈者。

10.《上海常用中草藥》:祛風,活血,止痛,消腫。治風濕酸痛,跌打損傷,肝脾腫大,無名腫毒。

【摘錄】《中華本草》 

10.《上海常用中草藥》:祛風,活血,止痛,消腫。治風濕酸痛,跌打損傷,肝脾腫大,無名腫毒。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