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專家提醒:勤動腳踝護心臟

腳踝分佈著淋巴管、血管、神經等重要組織, 既是腳部血液流動的重要關口, 又是連絡人體足部和身體的交通樞紐。 柔軟而有彈性的腳踝有助於靜脈血液回心, 相反, 如果腳踝老化僵硬, 容易導致血液回流不暢, 從而加重心臟負擔。

中醫學認為, 經常活動踝關節, 不僅可以刺激腳踝上的商丘、解溪、中封、昆侖等穴位, 還可刺激足部的湧泉、太沖、隱白、內庭等穴, 調理疏通了人體近半數經絡, 既能運行氣血、補益肝腎, 又能防治高血壓、便秘、眩暈、失眠、神經衰弱、消化不良等病症, 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作用。

因此, 每天不妨抽點時間做做踝關節運動, 可緩解高血壓症狀, 還能夠促進全身的血液迴圈, 增加回心血量, 從而起到保護心臟、預防中風等作用。

1.旋踝:自然站立, 其中一腳站立, 另一隻腳旋轉畫圈, 雙腳交替進行, 也可取坐立或仰臥位進行, 最好是站立旋踝。 每日一次或早晚各一次, 每次15分鐘左右。

2.拉伸回勾:取坐位, 呼氣時一腳著地, 另一隻腳向前下方伸直, 儘量伸展腳踝前端的肌肉和韌帶, 保持姿勢約1分鐘;吸氣時腳尖儘量回勾, 保持姿勢約1分鐘。 呼吸速度不宜太急, 兩腳交替, 各做10次。

3.踮腳:兩腳腳尖前1/3著地, 其餘2/3懸空站立, 踮起腳尖, 放下;再踮起, 再放下, 重複10次。

這種鍛煉方式沒有太多限制, 隨時隨地可以進行, 無論是公園還是辦公室或者在家看電視的時候也可以做。

但需要注意的是, 活動腳踝時速度不可太快, 切忌用力過大、過猛, 以防踝關節軟組織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