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空氣差要提前防肺病

肺是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重要器官, 空氣品質會直接影響它的功能。 比如, 近些年較為嚴重的霧霾、沙塵暴等惡劣天氣, 可能正在損害人們的健康。

空氣不好, 長期磨損管道。 氣管、支氣管是氣體進入身體的管道, 如果空氣品質差, 好比進入水管的水帶了沙石, 會磨損管道表面。 肺泡就像具有彈性的 氣球, 如果由於環境等因素引起病變, 可能出現肺纖維化, 即肺泡變成缺乏彈性的皮革球, 難以自如地擴張和收縮, 外界的空氣難以進入體內, 機體就會出現缺氧等 表現, 重要臟器的功能因此受到影響。

這種病變一旦形成很難恢復, 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霧霾傷肺有滯後期。 雖然沒有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直接顯示, 但空氣品質差確實增加了肺病的發病風險, 從長期來看, 這肯定是一個高危因素。 以往研究 表明, PM10(包括PM2.5)對呼吸系統的影響有滯後期, 也就是說, 這些不良影響最終引起大規模人群患病, 還需要數年時間。 很多職業病也有類似情況。 以塵肺為例, 剛進入高粉塵環境的人極少會短時間內患病;但長期在這種環境中工作, 幾年後同一個工廠就會有大量工人在同一時期患病。 空氣污染造成的肺部疾患 理論上也應遵循類似規律。

輕微症狀早注意。 很多呼吸系統疾病在早期症狀很輕, 有時在劇烈活動後才會出現。

很多人以為這些症狀是年紀大了或者因肥胖所引起的, 或將其歸因於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哮喘等, 只有在拍胸片和胸部CT時才發現患了肺部疾病。 建議有咳喘症狀時, 及時和醫生溝通, 並注意定期做肺部體檢, 以早發現、早治療。

霧霾天出門最好戴上口罩, 或多或少可以阻擋一些大的塵粒;室內可以使用空氣淨化設備, 過濾掉一些灰霾顆粒。 同時, 也希望相關部門加強對環境的治理和監管, 通過改善空氣品質預防相關疾病的發生。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科教授 李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