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最全“三伏貼使用指南”,趕跑攢了一年的寒氣

7月12日, 全民戰高溫的三伏天正式開始, 對咳喘、關節炎等老病號來說, 也到了“冬病夏治”的時節。

老祖宗善於利用季節特點對抗疾病, “三伏貼”是最常見的治病法寶。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特邀權威中醫專家, 教你貼走體內積攢了一整年的寒氣。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 周繼樸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副主任醫師 曹建春

三伏貼的神奇力量

從入伏第一天起, 就意味著一年中氣溫最高、天氣最熱的三伏天正式登場。

這時, 利用夏季陽氣旺盛, 人體陽氣隨之生髮漸旺,

體內凝寒之氣易解的狀態, 運用補虛助陽藥或溫裡散寒藥物, 天人合擊, 最容易把冬病的病根拔除, 這也是中醫強調“春夏養陽”的原因。

夏季人體氣血流通旺盛, 藥物最容易吸收, 而三伏期間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 此時進行貼敷治療, 最易恢復和扶助人體的陽氣, 加強防衛功能, 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敷貼, 抓住最佳時機

每一伏的第一天, 是敷貼的最佳時機

錯過了這天, 頭伏內無論哪天貼, 效果也都可以, 患者只要在接下來的二伏、三伏對應的日子貼敷就行。

每10天貼1次

最好是連續貼3次, 為1個療程, 並且連續貼3年。

三伏貼一般在頭伏、二伏、三伏的第一天上午11時以前貼完藥餅。 上午11點到下午1點是午時, 中醫認為此時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張開,

若剛貼完藥餅, 藥力最容易滲透到體內。

2017年頭伏第一天為7月12日, 中伏第一天為7月22日, 末伏第一天為8月11日。

單次貼敷時間不宜過長

每個人貼敷所用的藥不同, 具體時間長短應遵從醫師的建議。 一般來說, 成人不超過6個小時, 12~18歲約4~5小時, 8~12歲約3~4小時, 3~8歲約2~3小時。

貼敷後局部的輕度瘙癢、灼熱感, 多為藥物正常反應, 如果沒有發紅腫脹, 可以繼續應用。

如果局部起泡、破潰, 應立即揭下藥膏, 用碘伏或依沙丫啶等局部消毒, 無菌包紮, 每日換藥1~2次, 直至癒合。

敷貼找准4個穴位

穴位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的彙集點, 三伏天貼敷, 最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 直達病處, 起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三伏貼一般選擇:身體前面的膻中、天突、大椎、肺腧等穴。

具體來說, 哮喘病人選天突、肺腧;鼻炎病人選擇大椎、肺腧;慢性支氣管炎病人選擇膻中、肺腧。

敷完牢記3個要點

起居

藥餅貼好以後最好不要進空調房間, 因為遇冷會使毛孔收縮, 影響藥物吸收;也不要運動, 出汗會使固定藥餅的膠布脫落, 最好在陰涼的地方或適當地用電扇微風吹拂。

藥餅取下後可以洗澡, 但不要搓背, 穴位上的水用毛巾輕輕吸幹。

忌口

慎用辛燥食品, 以防傷陰。 夏季氣候炎熱, 易傷陰液, 而辛溫香燥之品容易導致燥熱內盛、暗耗津精, 所以應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鮮桂圓、荔枝等。

忌大量服用寒涼食物。 大量進食寒涼食物, 則易致中陽受損、脾胃虛弱, 甚至損傷一身陽氣,

輕則腹瀉腹痛、噁心嘔吐, 重則造成長期難治的陽虛。

慎食大量肥甘滋膩的食物。 夏季易生暑濕, 濕熱之邪易侵襲人體, 若服用大量高熱量、高糖的食物, 則易導致內外濕熱之邪合擊人體。

人群

下列人群不能貼三伏貼:

感染性疾病急性發熱期患者;

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或患有接觸性皮炎的患者;

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

妊娠期婦女;

3歲以下的幼兒。 ▲

本期編輯:徐夢蓮 張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