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石斛泡水養胃護腎

石斛不但是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名貴花卉, 亦是享譽中外的“藥中上品”, 始載于《神農本草經》, 以蘭科植物金釵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蘇石斛的栽培品及其同屬植物近似種的新鮮或乾燥莖入藥, 位居道家典籍《道藏》記載的中華九大“仙草”之首, 以生石上, 細實、膨大而略有肉質感者為佳。

石斛藥性甘而微寒, 善養陰生津, 主入胃經, 尤善養胃陰、清胃熱, 為養胃陰之要藥, 主治胃陰不足之口渴咽幹、食少幹嘔、胃脘疼痛不適、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症。 可單用, 或與麥冬、生地、天花粉等養陰清熱之品配伍。 《神農本草經》稱其“主傷中,

除痹, 下氣, 補五臟虛勞、羸瘦, 強陰;久服厚腸胃、輕身延年”。 現代研究顯示, 石斛可抑制胃黏膜損傷, 調節胃腸運動及消化液與消化酶的分泌, 改善腸道菌群失調。

石斛亦入腎經, 用於腎陰不足引起的陰虛火旺、骨蒸勞熱之證, 常與熟地、菟絲子、黃柏等滋腎陰、退虛熱之品同用, 適當配伍後也可用于多種陰津虧虛之證。 《本經續疏》載“是石斛者, 引腎陰以供肺, 通調下降者也……脾肺腎既受益, 則心與肝自不能不受益, 五臟皆受益, 斯虛勞羸瘦何能不復。 ”因此, 與麥冬、蘆根、甘草、桔梗等生津潤肺之品水煎代茶飲, 可緩解肺陰不足導致的口乾咽燥、煩渴乾咳症狀;與枸杞子、菊花、蒼術等配伍, 可以補腎、養肝、明目;與杜仲、牛膝、山茱萸等同用,

可強筋骨;配伍人參、當歸、黃芪等, 可強中益氣、安定五臟, 治療虛損不足之證。

現代中醫藥膳食療中, 石斛是常用食材, 可鮮用、幹用、熬膏、泡酒、水煎代茶或煮食粥湯服用。 但需注意, 石斛甘寒滋膩, 故有助濕斂邪, 不宜長期大量服用, 脾胃虛寒、溫熱病早期、濕溫病尚未化燥傷津者忌用, 孕婦慎用。 (甘肅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副教授 甯豔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