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养心与养德合一的儒家养神

养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高深复杂, 从宗来说, 医道同源, 然而养生为上, 医身为下。 如西医只治形体(只养“精”的层次)、中医可治气血(为养“精、气”的层次)、道医养性命(是“精、气、神”全真层次)。 真正的养生是一生的过程, 我们做养生的目的是把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习以为常!谈到此, 德道子老师可谓字字珠玑, 令人受益匪浅。

具体来说, 养生可分为:“养形”(养身、养命)和“养神”(养心、养性)两部分, 只有两部分全养, 才能性命全形, 无疾而终。 而这两者养神则更为重要。

养身需先养心:“太上养神, 其次养形”——《艺文类聚·养生》;“失神者死,

得神者生也”——《灵枢·天年》;“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神得一以灵, 浴得一以盈。 ”——《德道经·第二章》;“心者神也”, 所以我们常说:“心神不定, 六神无主。 ”古人认为我们的心不是仅指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这一颗红色的肉心, 而是另有所指。 所以才有“三心二意”之说。

古人认为, 心神能统率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四肢百骸, 为一身之主宰。 即“神”是生命的主宰和生命存亡的根本。 因此, 调养心神, 不但能使心强脑健, 有益于精神卫生。 更为重要的是, 通过养心调神还有助于调养整个形体。 所以养生首务是养神, 调形必先调神, 养身需先养心。

儒家主要从生的角度来看待生命, 是一种入世的生命观。 儒家不注重死亡本身, 而讲究慎终,

主张把严肃的生活态度坚持到最后一刻。 肉体生命具有价值, 但为了某种原则我们应该抛却生命。 儒家的生命观主要可概括为两点: 一是重人重生的生存观。 孔子主张“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未知生, 焉知死”。 人应当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当下现实的生命之上, 不要分心去考虑死亡以及死后世界的问题。 孟子提出的“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认为尽管人之寿命长短是由天命决定的, 但每个人还是应当重生, 尽量避免危险, 妥善保养自己, 以享尽天年。 二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生命价值观。 在儒家看来, 生命的道德价值是比生命更为贵重的东西。 活着的时候应努力创造人生的社会价值, 有一个充实的道德人生。 当人的生命和社会所提倡的道德发生冲突时,
应当牺牲个体“小我”的生命, 维护社会“大我”的尊严。 人的生命因“仁”、“义”而有价值, 个体生命与“仁”、“义”相比, 为了取“义”可舍个体的“生”;为了“成仁”可舍个体的“身”。 儒家的养生观是一种重视养心和养德的养生观。 和道家比起来, 儒家并不那么重视身体的修炼, 而是重在建立和谐社会, 使人们能和平共处、国泰民安。 儒家的教导其实就是精神养生的教导。 孔子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千百年来, 鼓舞了很多仁人志士, 直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都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