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來月經早晚原因
女人在懷孕之後, 月經隨之停止, 在經過辛苦的十個月懷孕, 分娩之後月經會逐漸的恢復。 產後女人來月經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基本都會在哺乳期逐漸恢復正常, 對於來早來晚的不少產婦表示很關心, 主要是想知道好壞。 那麼, 哺乳期來月經早晚原因是什麼?下面咱們就來看看吧。
一、時間:產後月經來的早VS來的晚
1、產後大姨媽, 最早有多早
——1個月
沒錯, 就是孩子剛滿月的時候, 大姨媽就如期而至了。 當然, 這是在媽媽沒有哺乳、身體各方面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才會出現的, 如果說產後堅持哺乳, 那麼月經一般不會那麼早來。
女性生小孩後, 月經週期和卵巢排卵功能的恢復各人不一, 如有的婦女產後28天就開始排卵, 一個月就來月經。 而有的婦女, 特別是給孩子哺乳的婦女, 恢復排卵和月經週期的時間要晚一些。 但無論早晚, 總要先排卵, 後來月經。
2、產後大姨媽,
——1年
因為媽媽堅持哺乳的關係, 大姨媽在一年之後才姍姍來遲。 哺乳期間, 媽媽的腦垂體前葉需要分泌大量的催乳素, 以促使乳腺分泌乳
二、好處:產後月經來的早VS來的晚
有人說, 產後月經來的早更好, 代表身體恢復好, 有人說, 產後月經來的晚才好, 更適合哺乳。 一起來看看吧。
1、正方說:來的早, 代表身體恢復好
來的早就代表恢復好, 身體的各個機能都儘快恢復了, 排卵也開始正常了, 而且, 據老人們說:如果產後月經來的早的話, 說明以後孩子會很多。 照現在的話理解, 就是恢復排卵早, 更容易懷孕吧, 以前不流行“三年抱倆”嗎, 月經來的早, 懷孕幾率就更大一些。
不過現在的科學觀點是, 產後也要避孕, 給身體和子宮一定的恢復時間, 尤其是剖腹產的媽媽, 懷第二胎至少要隔兩年比較好。
2、反方說:來的晚, 更適合哺乳
堅持哺乳的媽咪們說, 大姨媽來的晚更好, 聽說來月經了奶水會大大減少, 還可能影響奶水品質呢!所以還是晚點兒來更好。
在此醫生表示:來月經了照樣可以哺乳, 不影響奶水品質, 不過來月經可能會影響奶量的多少, 很多媽咪表示, 來月經期間奶量大大減少, 月經結束後稍有恢復, 但不如從前那麼充足。
3早或晚別糾結, 恢復好才重要三、早或晚別糾結, 恢復好才重要
其實, 我們不用糾結與大姨媽來的早or來的晚。
產後月經的複潮個體差異很大, 有的媽媽產後1個月就迎來了“老朋友”, 也有的媽媽要在產後1年才恢復正常的月經。
一般來說, 產後“老朋友”的到訪與產後是否哺乳、哺乳時間的長短、媽媽的年齡及卵巢功能的恢復有一定的關係。
如果有規律地喂母奶, 月經沒有來, 這是正常的現象;沒有餵奶的媽媽, “老朋友”通常在產後6-8周內會來。 要是沒有餵奶, 又超過了3個月還是沒來的話, 最好到婦產科檢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