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老藥師才知道的秘密:大牌補藥都有平價“替身”

生命君開小號啦更多實用靠譜的用藥指南

請移步“藥你懂”翻牌子(ID: yaonidongwx )

一提到“進補”

大家可能會想到

冬蟲夏草

鹿茸

人參

可這些“補品界”的天之驕子,

高昂的價格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其實, 你不妨試試這些“補身明星”的“替身”藥材, 性價比一定能讓你心動。

5款名貴補藥, 都有平價替身

名貴補藥功效雖好, 但價格較貴。 一些與它們功效類似的中藥, 不僅價格合適, 而且藥性更加平和, 適合大多數人進補。

如果你只是需要這些名貴補藥的某一種補身功效, 不妨試試這些平價“替身”。

枸杞

蟲草

代替

冬蟲夏草有補肺益腎、止血、化痰的作用,

《中藥大辭典》記載:冬蟲夏草可治療自汗盜汗、陽痿遺精、腰膝酸痛、病後久虛等症。

枸杞味甘, 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等作用, 通常用於治療陽萎遺精、目昏不明等症。

這兩味都是性味甘平的補腎良藥, 價格便宜的枸杞還能養肝明目。

吃法

像吃葡萄乾一樣每天吃上10粒枸杞子, 有改善脂肪肝、降血糖、抗疲勞等作用。

黨參

人參

代替

人參主要用於補氣生津, 人參中的“生曬參”性質較平和, 既可補氣, 又可生津;而“紅參”則有溫補的功效, 適用于急救回陽。

黨參同樣具有補氣作用, 能補中益氣、健脾益肺, 常用來治療氣虛乏力、血虛萎黃等症。

如果不是用於危重症的搶救, 藥性較平和的黨參基本可以取代人參, 而且性價比更高。

吃法

動則出汗、語聲低微的肺脾氣虛者, 用15克黨參泡水喝即可。

韭菜子

鹿茸

代替

鹿茸可謂補腎壯陽“第一藥”, 具有補腎生精、養血益陽、強筋壯骨等作用, 主要改善腎陽不足導致的怕冷、腰膝酸軟、尿頻、夜尿增多、陽痿遺精等症。

韭菜子(韭菜的種子)藥性溫和, 同樣能補腎壯陽, 更適合大多數人服用。

鹿茸補陽作用較強,大多數人用藥性溫和的韭菜子更合適。

吃法

用25克木耳、10克韭菜子、50克大米,再加上一點鹽熬粥,一樣能起到溫補肝腎、壯陽固精的效果。

龍眼肉

當歸

代替

當歸是補血良藥,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咳平喘的作用,可治面色萎黃、心悸失眠,痛經和月經不調,腸燥便秘、咳嗽喘息等症。

當歸雖好,但價格偏貴,龍眼肉就是個不錯的“替身”。

吃法

用龍眼肉和蓮子、芡實燉湯,睡前服,可治療貧血、神經衰弱、心悸、自汗盜汗等症。這個小藥方還可用於思慮過度引起的失眠。

益母草

紅花

代替

紅花是活血化瘀常用藥,但一般的紅花價格已是偏高,藏紅花更是昂貴。藏紅花能活血、涼血、解毒,可用於治療月經不調、血虧體虛、跌打損傷、神經衰弱等症。

益母草比紅花價格低,但活血化瘀效果同顯著,而且對血淤型痛經等婦科病來說,益母草效果更佳。

吃法

益母草膏等中成藥是不錯的選擇。

溫馨提示

上述補品的替身,都只能代替名貴藥材的“部分作用”,治病時還請遵醫囑使用。

此外,無論是進補還是治病,中醫都講究“辨證論治”。在不清楚自己的體質前,最好不要擅自進補。

最後,人的體質並非一成不變,每年進補前都應該諮詢中醫。▲

本期

藥學智囊團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 丘振文

湖北中醫藥大學臨床中藥學教授 王緒前

黑龍江省名中醫 于景獻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 薛春苗

天津中醫藥 大學中藥學院博士 田栓磊

編輯:張傑 張瑾

鹿茸補陽作用較強,大多數人用藥性溫和的韭菜子更合適。

吃法

用25克木耳、10克韭菜子、50克大米,再加上一點鹽熬粥,一樣能起到溫補肝腎、壯陽固精的效果。

龍眼肉

當歸

代替

當歸是補血良藥,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咳平喘的作用,可治面色萎黃、心悸失眠,痛經和月經不調,腸燥便秘、咳嗽喘息等症。

當歸雖好,但價格偏貴,龍眼肉就是個不錯的“替身”。

吃法

用龍眼肉和蓮子、芡實燉湯,睡前服,可治療貧血、神經衰弱、心悸、自汗盜汗等症。這個小藥方還可用於思慮過度引起的失眠。

益母草

紅花

代替

紅花是活血化瘀常用藥,但一般的紅花價格已是偏高,藏紅花更是昂貴。藏紅花能活血、涼血、解毒,可用於治療月經不調、血虧體虛、跌打損傷、神經衰弱等症。

益母草比紅花價格低,但活血化瘀效果同顯著,而且對血淤型痛經等婦科病來說,益母草效果更佳。

吃法

益母草膏等中成藥是不錯的選擇。

溫馨提示

上述補品的替身,都只能代替名貴藥材的“部分作用”,治病時還請遵醫囑使用。

此外,無論是進補還是治病,中醫都講究“辨證論治”。在不清楚自己的體質前,最好不要擅自進補。

最後,人的體質並非一成不變,每年進補前都應該諮詢中醫。▲

本期

藥學智囊團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 丘振文

湖北中醫藥大學臨床中藥學教授 王緒前

黑龍江省名中醫 于景獻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 薛春苗

天津中醫藥 大學中藥學院博士 田栓磊

編輯:張傑 張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