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新生兒肚臍眼突出怎麼回事

新生兒的身體狀況是很多, 大人非常關心的問題, 孩子身體出現異常的時候也特別容易被發現。 新生兒的肚臍眼突出和很多因素都有關係, 比較常見的, 就是因為臍疝引起的肚臍突出, 像這種情況一定要引起重視, 不加以治療對孩子身體影響非常大, 那新生兒肚臍眼突出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1.臍疝

小孩肚臍突出大多是由臍疝引起的, 主要是腹內壓增高引起的, 當寶寶咳嗽、哭鬧使腹內壓增高時, 臍部有突出的球形或半球形的腫塊。 若是臍疝, 推薦用硬棉球壓迫法治療3一4周即可恢復正常。 患兒的肚臍處較薄弱, 在腹壓升高時會有腸內容物向外膨出, 造成小孩肚臍突出的現象。

2.症狀

有些新生兒出生後不久即可見到臍部有鼓起的圓形小腫塊, 安靜或躺著時小腫塊可消失, 咳嗽、哭鬧時小腫塊又會鼓起來, 若用手輕壓, 腫塊消失並伴有氣泡聲, 這就是臍疝。 能摸到一臍孔, 輕者直徑為1cm左右, 重者直徑達2~3cm。 患臍疝並無痛苦, 個別可因局部膨脹而有不適感, 很少出現腹痛、嘔吐等臍疝嵌頓症狀。 發生臍疝的可能原因是, 臍孔兩邊的腹直肌還沒有合攏, 導致臍孔關閉不全, 當哭鬧、咳嗽、用力排便致使腹部壓力增高時,

易將腹膜、腸管、大網膜等腹腔內容物從臍孔擠出形成臍疝。 為防止疝囊增大, 應儘量避免嬰兒大聲哭鬧、咳嗽、大便乾燥等可能增加腹壓的情況出現。

3.注意

與臍部接觸的內衣要柔軟, 不提倡在疝囊上放置硬幣壓迫或用膠布粘貼牽拉以防損傷臍部皮膚,

引起感染。 直徑較小的臍疝多在出生後1年內隨腹肌發育而逐漸縮小、閉合, 疝囊較大、直徑超過2cm者或2歲以上仍未閉合者應早期施行修補術。 如果疝囊突然增大且不能回縮, 提示可能發生臍疝嵌頓, 應及時轉小兒外科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