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春天是養肝防病最佳時節

一年之計在於春, 在春天養肝防病也是最佳時節。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脾胃病科主任劉朝霞認為, 春季補五臟應以養肝為先。 肝臟具有調節氣血、幫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功能。 春季養肝護肝做得好, 身體一整年就會健健康康。 中醫認為, 肝主藏血、主筋、開竅於目, 與膽相聯合。 很多平時常見的不適症狀都可能和肝臟有關, 因此肝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 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需要好好養護。

春季健康問題多

每年春季一到, 眼睛乾澀便成為困擾人們的一個典型症狀。 劉朝霞說,

這和春天的氣候脫不了干係。 春在五行中屬木, 是一個生髮的季節, 易出現虛火上炎的表現, 肝火旺就會雙目乾澀, 甚至出現眼刺痛、雙目紅赤等症狀。

春季, 很多老年人也容易出現抽筋。 一般認為, 這是缺鈣或著涼的原因。 但從中醫角度看, 肝主筋, 如果肝虛就會出現攣縮、抽筋的症狀。

愛美女性在春季總會擔憂起臉上如春芽般冒出的痘痘, 不僅影響顏值還易使心情低落。 據劉朝霞介紹, 臉部兩側以及小腹, 是肝經和膽經的反射區, 一旦肝臟排毒不暢快, 與之對應的臉部兩側就容易“冒”痘。

春天往往也是“路怒症”等一些不良情緒高發的季節。 加之社會節奏變得越來越快, 人們煩躁、易怒的表現也就越發明顯。 劉朝霞指出,

春天自然界萬物復蘇, 陽氣上升, 易擾動人體肝、膽、胃、腸蓄積的內熱, 春燥上火是人體陰陽失衡後出現的內熱證。 且春季天氣變化反復無常, 較難保持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和穩定, 容易導致生理機能失調而出現上火症狀。 因此一到春天, 人們就會常常出現上火、易燥、易怒等不良情緒。

養肝臟六要點

因此, 春季注意保護好肝臟尤為重要。 劉朝霞強調, 中醫講究天人相應, 春季人體肝氣旺盛而升發, 乃養護肝臟最佳時機, 在春天養肝, 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針對如何科學養肝, 劉朝霞提出如下建議:

多做運動 年輕人在春季應早睡早起, 在晨起時增加一些有氧運動, 如快走、慢跑、瑜伽、騎自行車等, 這些運動可以幫助陽氣生髮,

幫助人們的體力從冬藏的狀態中恢復, 對肝臟有一定的養護作用。

注重合理飲食 青色屬木, 入肝, 具有舒肝、強肝的功能, 能消除疲勞、防範肝疾。 青綠色代表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 是提供人體所需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的食物。 所以, 應儘量多吃青菜之類的綠色食物, 並適量少鹽、低脂, 注意膳食比例均衡, 對肝臟很有好處。 餐桌上, 常見的綠色食物有綠豆、菠菜、西蘭花、黃瓜、絲瓜、芹菜、韭菜、青辣椒、茼蒿、萵筍等。

注意作息 劉朝霞告誡, 現代人很多是迫于工作和學業壓力, 平時睡得很晚, 有些人則習慣在睡前熬夜看電視、玩遊戲。 殊不知晚上十一點是肝臟開啟自我修復的時間, 如果在這個時間人體還沒有進入休息狀態,

對肝臟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春天開始, 日照時間逐漸增加, 因此應儘量將晨起的時間提前, 將晚上入睡的時間也相應提早。

注意調控情緒 劉朝霞說, 人在春天很難控制自己的脾氣, 也很容易焦慮、煩躁。 因此應儘量保持心態平和, 調暢情緒。 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感到不愉快時, 可以抽出五分鐘時間靜坐一會, 喝上一杯白開水將情緒舒緩下來, 工作起來會更有效率。 保持平和的心態, 與他人之間的溝通也會變得更有親和力, 更容易解決各種問題。 另外, 多喝一些花茶對於舒緩情緒同樣有著積極的作用, 如玫瑰花茶有助於疏肝, 菊花茶清肝明目, 利於靜心。

點敲膽經 膽經位於身體外側, 是十二經脈之一。 雙手握拳稍微用點力敲打左右大腿外側各50次,

每天敲打膽經, 能加速膽汁分泌, 提升肝臟的功能, 有助於緩解壓力、放鬆心情, 對養肝有益。 由於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 因而必需用力, 而且以每秒大約兩下的節奏敲, 才能有效刺激穴位。 膽經是一條從頭到腳的經絡, 大腿外側循行, 只有一條膽經, 而且這段膽經敲打起來最為順手。 建議每天都要敲打膽經, 以達到養肝的目的。

適度飲酒 中國傳統宴席聚餐上素有“無酒不歡”“酒逢知己千杯少”之說。 然而酒精對肝臟的傷害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遇特殊情況必須飲酒, 可適量喝一些紅酒, 其中的氨基酸和維生素成分對人體有一定益處, 但切勿過量飲用。 切記小酌怡情, 大飲傷肝。

食療方不妨嘗試

食補對於滋養肝臟同樣有著重要功效。

劉朝霞開出了以下養肝食療方, 不妨嘗試製作:

茯苓粥:茯苓50克, 薏苡仁30克, 大米100克同煮, 分兩次食用, 每日1次, 具有健脾和胃, 利水滲濕之功。 用於肝鬱脾虛之證。

枸杞子粥:枸杞子50克, 大米100克, 煮稠粥, 每日分2次食用。 本方法具有滋陰補血, 益精養肝的效果。

扁豆淮山藥粥:取白扁豆100~150克, 懷山藥50克, 均研細末。 大米150克, 加水適量煮粥, 每日分2次服用。 本方具有健脾和中、助消化之功。 (張銳 衣曉峰 鄭文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