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旱芹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履巉岩本草》。

【拼音名】Hàn Qín

【英文名】all-grass of Wildcelery

【別名】雲弓、芹菜、南芹菜、香芹、薄芹、和藍鴨兒芹、藥芹、水英、野芹

【來源】

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旱芹的帶根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pium graueolens L.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 洗淨, 多為鮮用。

【原形態】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高15-150cm。 有強烈香氣。 根細圓錐形, 土黃色, 支根多數。 莖直立, 光滑, 下部分枝, 叢生, 細而硬, 斜上開展, 根生葉有柄柄長2-26cm, 基部擴大成膜質鞘;葉片輪子廓為長圓形至倒卵形, 長7-18cm, 寬3.5-8cm, 通常3裂達中部或3全裂, 裂片近鞭形, 邊緣有圓鋸齒或鋸齒, 吉脈兩面突起;較上部的莖生葉有短柄, 吉片輪子廓為闊三角形, 通常分裂為3小葉, 小葉倒卵形, 中部以上邊緣疏生鈍鋸齒以至缺刻。 複傘形花序頂生與葉對生, 通常無總苞片或小總苞片;傘輻細弱, 3-16, 長0.5-2.5cm, 小傘形花序有花7-29, 花柄長1-1.5mm;萼齒小或不明顯;花瓣白色或黃綠色, 圓卵形, 長約1mm, 先端有內折的小舌片;花柱基扁壓,

花柱向外反曲。 分生果圓形或長橢圓形, 長約1.5mm, 寬1.5-2mm, 果棱尖銳, 合生面略收縮, 每材槽內有油管1, 合生面油管2。 花期4-7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資源分佈:分佈于歐、亞、非及美洲。

【化學成份】

全草含樸骨脂素(psoralen), 花椒毒素(xan-thotoxin), 香柑內酯(bergapten), 異茴芹香豆精(isopimpinel-lin)[1]。 還含揮發油, 其主要成分有:d-檸檬烯(d-limonene), 月桂烯(myrcene), 異丁酸(isobutyric acid), 纈草酸(valeric acid), 3-異亞丁基-3α, 4-二氫苯酞(3-isobutylidene-3α, 4-dihydrophyha-lide), 3-異亞丁基苯酞(3-isobutylidenephthalide), 3-異亞戊基苯酞(3-isovalidene phthalide), 順式-3-已烯基丙酮酸酯(cis-3-hexen-1-yl-pyruvate)[2,3]。 芹菜籽中含芹菜甲素(3-丁基苯酞;3-n-butyphthalide), 芹菜已素(3-n-buty-4,5-dihydrophyha-lide_[4]。

根含丁基苯酞(butylphthalide)、新川芎內酯(senkyunolide)[5].葉含補骨脂素、花椒毒素, 香柑內酯[1], , 抗壞血酸膽鹼(choline ascorbate)[6]。 葉的揮發油含辛烯-4, 5-二酮(octene-4,5-dione), 2-異丙基氧化已烷(2-isopropyloxyethane), 香檜醯基已酸酯(sabinyl acetate), 1, 4-丁二醇(1, 4-butaneiol)[7]。

種子含邪槁素(seselin), 香柑內酯, 靶香亭(rutaretin), 洋芹素(celereoin),

洋芹甙(celeroside), 芹菜香豆精甙(apiumoside), 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 危勒聯因(vellein), 芹菜香豆精(apiumetin), 紫花前胡甙(nodakenin)[8-10], 肉豆蔻醚酸(myristi-cic acid), 8-羥基-5-甲氧基補骨脂素(8-hydroxy-5-methoxypso-ralen), 傘形花內酯(umbelliferone)[11], (一)-2, 3-二氫-2(1-羥基羥異苯基)-7H-呋喃(3, 2g)[1]-苯並吡喃-7-酮[(3, 2g-dihy-dro-2(1-hydroxy-1hydroxymethylethyl)-7H-fuo(3,2)[1]-ben-zopyran-7-one], 紫花前胡甙元(nodakenetin)[12].

【藥理作用】

1.降壓作用:芹菜的粗提取物, 對兔、犬靜脈注射有明顯降壓作用;血管灌流, 可引起血管擴張;用主動脈弓灌流法, 它能對抗煙鹼、山梗菜堿引起的升壓反應, 還可引起降壓, 故認為其降壓原理主要是通過主動脈弓化學感受器所致。 芹菜醇浸提取的鹼性物質, 無降壓作用, 而酸性提取物對大白鼠有溫和而穩定的降壓效力, 其作用持續時間隨劑量增加而顯著延長。 用芹菜代替青菜餵養大白鼠, 並不能阻止兩腎包膜法形成的腎型高血壓。

2.對中樞的作用:從芹菜子中分離出一種鹼性成分,

對動物有鎮靜作用, 能加強戊巴比妥的麻醉作用;用條件性逃避反應及降低苯丙胺群居小鼠死亡率的實驗, 說明此生物鹼具有安定作用;用最大電驚厥發作和五甲烯四氮唑驚厥閾試驗, 有抗驚厥作用, 而且毒性較低。 芹菜甙或芹菜素(Apigenin)口服能對抗可卡因引起的小鼠的興奮。

3.對子宮的作用:芹菜種子提取物對已孕及未孕子宮有收縮作用, 可用於痛經, 但效果可疑。 新鮮葉的煎劑能促進麵包酵母菌之發酵速度, 後者曾被用來檢定肝浸膏之抗貧血效力, 故芹菜是否也有肝浸膏樣作用, 需進一步研究。 其揮發油在體外對假單胞菌屬有抑制作用、種子的乙醚、丙酮提取物有抗菌作用。

全草壓榨上汁液經處理後的片劑, 對狗有利尿作用。

【性味】味甘;辛;微苦;性涼

【歸經】歸肝;胃;肺經

【功能主治】平肝;清熱;祛風;利水;止血;解毒。 主肝陽眩暈;風熱頭痛;咳嗽;黃疸;小便淋痛;尿血;崩漏;帶下;瘡瘍腫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 鮮品30-60g;或絞汁;或入丸劑。 外用:適量, 搗蛋敷;或煎水洗。

【注意】《生草藥性備要》:生疥癩人勿服。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補血, 祛風, 去濕。 敷洗諸風之症。

2.《本經逢原》:清理胃中濁濕。

3.《本草推陳》:治肝陽頭昏, 面紅目赤, 頭重腳輕, 步行飄搖等症。

4.《中國藥植圖鑒》:治小便出血, 搗汁服。

5.《大同藥植手冊》:治小便淋痛。

6.《陝西草藥》:祛風, 除熱, 散瘡腫。 治肝風內動, 頭暈目眩, 寒熱頭痛, 無名腫毒。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