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怎麼吃才健康?
麵條和米飯長久以來都是千家萬戶的主食, 但吃飯是有講究的, 不同的做法和配料有益於我們的身體。 一些家庭蒸米飯時會放一些香油, 這樣蒸出來的飯會更香, 但殊不知, 炒菜中已經放入不少油, 若在蒸時再放油, 會使飯變得更加油膩, 增加額外的熱量, 血脂也因此會升高。 所以, 柴米油鹽的量一定要適中, 不能為了提味就多放。
加入醋、用紫菜包裹、中間加入蔬菜和生魚一類做法是符合清淡原則的。 醋本身可降低血糖反應, 並能幫助控制血脂;紫菜和生魚也是對心血管有利的食材。 故而, 只要同時不吃過鹹的菜肴, 紫菜飯卷是相當適合慢性病人食用的主食。
慢性病人大多數都是脂肪超標的類型, 控制體重是飲食調整措施的第一要務。 白米飯固然晶瑩可愛, 但也意味著不含有抗氧化物質, 維生素含量很低。 如果選擇有色的米, 並用其他的食品配合米飯,
一些營養保健價值特別高的米, 如糙米、黑米、胚芽米等, 都有著比較“粗”的口感。 雖說這樣有益健康, 但每天吃百分之百的糙米飯, 口感上覺得不適, 難以長期堅持。 因此, 在煮飯的時候, 不妨用部分糙米、大麥、燕麥等粗糧和米飯合作, 口感就會比較容易接受。 最好先把“粗”原料先在水裡泡一夜,
炒飯也是不少人的最愛, 要盡可能少吃, 用含有油脂很大的菜來拌飯, 不益于身體健康。 炒菜時鹽、醬油、味精的量應適中, 避免增加額外的鹽分, 這樣不利於血壓的穩定和心血管。 精米飯和糯米也要少吃, 二者會使血糖升高, 對控制血壓和血脂也非常不利, 要多吃纖維多的食物, 這樣才會利於米飯的消化。 總之, 在正確做法的基礎上, 應遵循“細嚼慢嚥”的原則, 少食多餐, 會為我們的身體帶來莫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