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濕痹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風寒濕痹是常見的醫學名詞, 風寒濕痹給我們身體帶來的作用是會造成氣血堵塞, 正氣不足, 引起氣血不通, 風寒濕痹的患者第一步是要驅寒, 再加上祛除身體的濕氣, 而達到調理的作用, 在醫學上對風寒濕痹的解釋可是要從一步一步開始的, 可能是因為大家平時不注意護理身體, 導致身體受到了風寒的侵入, 所以才會產生風寒濕痹, 在平時要找到合適的治療, 穩固病情, 防止病情持續加重, 風寒濕痹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會引起全身的麻痛, 脹痛, 氣血不足, 腎臟虛弱, 氣血虛虧, 針對這些症狀要及時的調理,
風寒濕痹, 中醫病證名, 為行(風)痹、痛(寒)痹、著(濕)痹的合稱。 見《聖濟總錄》卷二十。 因風寒濕三氣雜至, 致氣血瘀滯, 證見身重而痛, 四肢拘攣, 甚則走注疼痛, 或手足麻木等。 是外邪侵襲經絡, 氣血閉阻不暢, 引起關節、肢體等處出現酸、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狀,
病因
風寒濕痹是風、寒、濕三氣外邪侵襲經絡, 氣血閉阻不暢引起的。
1.正氣不足是痹病的內在因素和病變的基礎。 體虛腠理空疏, 營衛不固, 為感邪創造了條件, 故《諸病源候論, 風病.風濕痹候》說:"由血氣虛,
2.外感風寒濕邪, 多因居處潮濕, 涉水冒雨, 或睡臥當風, 或冒霧露, 氣候變化, 冷熱交錯等原因, 以致風寒濕邪乘虛侵襲人體所致。 正如《素問.痹論》說:"風寒濕三氣雜至, 合而為痹也。
風、寒、濕之邪往往相互為虐, 方能成病。 風為陽邪開發腠理, 又具穿透之力, 寒借此力內犯, 風又借寒凝之積, 使邪附病位, 而成傷人致病之基。 濕邪借風邪的疏泄之力, 寒邪的收引之能, 而入侵筋骨肌肉, 風寒又借濕邪之性, 黏著、膠固於肢體而不去。
風、寒、濕病邪留注肌肉、筋骨、關節, 造成經絡壅塞, 氣血運行不暢, 肢體筋脈拘急、失養為本病的基本病機。
痹病日久不愈, 氣血津液運行不暢之病變日甚, 血脈瘀阻, 津液凝聚, 痰瘀互結, 閉阻經絡, 深入骨骱, 出現皮膚瘀斑、關節腫脹畸形等症, 甚至深入臟腑, 出現臟腑痹的證候。
初病屬實, 久病必耗傷正氣而虛實夾雜, 伴見氣血虧虛, 肝腎不足的證候。
臨床表現
風寒濕痹。 關節酸痛或部分肌肉酸重麻木, 遷延日久可致肢體拘急, 甚則關節腫大。 又可分為以下三型:
1.行痹
肢體關節走竄疼痛, 痛無定處, 有時兼有寒熱, 舌苔黃膩、脈浮。
2.痛痹
遍身或局部關節疼痛, 痛有定處, 得熱稍緩,
3.著痹
關節酸痛、肌膚麻木、痛有定處, 陰雨風冷每可使其發作, 苔白膩, 脈濡緩。
辨證施治
本病為邪氣痹阻經絡, 氣血運行不暢所致, 故祛邪活絡、緩急止痛為本病的治療原則。
因邪氣雜至, 祛風、散寒、除濕、通絡等治法應相互兼顧, 因邪氣有偏勝,
行痹
證候:肢體關節、肌肉酸痛, 上下左右關節遊走不定, 但以上肢為多見, 以寒痛為多, 亦可輕微熱痛, 或見惡風寒, 舌苔薄白或薄膩, 脈多浮或浮緊。 治則:祛風通絡, 散寒除濕。 主方:宣痹達經湯。 方藥:蜂房、烏梢蛇、土鼈蟲、螳螂、威靈仙、羌活、防風、秦艽、稀薟草、青風藤、當歸、穿山甲。 方以蜂房、烏梢蛇、土鼈蟲、螳螂通經活絡以宣痹;威靈仙、羌活、防風、秦艽、稀薟草、青風藤疏風祛邪;當歸養血活血;穿山甲搜剔絡脈瘀滯。
若以肩肘等上肢關節為主者,為風勝於上,可選加羌活、白芷、桑枝、威靈仙、薑黃、川芎祛風通絡止痛。若以下肢關節為主者,為濕勝於下,選加獨活、牛膝、防己、萆蘚、松節等祛濕止痛。以腰背關節為主者,多與腎氣不足有關,酌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續斷等溫補腎氣。若見關節腫大,苔薄黃,邪有化熱之象者,投桂枝芍藥知母東加減。或以防風東加減,方以防風、麻黃、秦艽、葛根祛風除濕;肉桂、當歸溫經活血;茯苓健脾滲濕,薑、棗、甘草和中調營。
若以肩肘等上肢關節為主者,為風勝於上,可選加羌活、白芷、桑枝、威靈仙、薑黃、川芎祛風通絡止痛。若以下肢關節為主者,為濕勝於下,選加獨活、牛膝、防己、萆蘚、松節等祛濕止痛。以腰背關節為主者,多與腎氣不足有關,酌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續斷等溫補腎氣。若見關節腫大,苔薄黃,邪有化熱之象者,投桂枝芍藥知母東加減。或以防風東加減,方以防風、麻黃、秦艽、葛根祛風除濕;肉桂、當歸溫經活血;茯苓健脾滲濕,薑、棗、甘草和中調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