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低血壓有什麼症狀 低血壓的症狀主要有3種

低血壓患者會總是有疲乏、無力的感覺

有些人早上會出現乏力、沒精神的狀態, 而經過休息或者午睡之後, 又會得到緩解, 而到了下午這些不適的感覺再度襲來, 而這些也許是工作的疲憊而造成的, 但如果從事比較輕鬆的工作也會出現以上的感覺, 那麼就要留意了。 這很可能是低血壓的症狀表現。


低血壓患者會頭暈

有些人會出現沒有原因就頭暈, 症狀輕重不一, 有時候甚至會兩眼發黑, 而症狀比較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失神或者倒地不起。 這種情況一般會出現在突然站立的情況下, 例如在上廁所的時候突然的站立會很可能會引發。 另外, 在平時靜坐沒有進行任何活動的時候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低血壓患者會出現神經功能障礙

主要的表現有精神萎靡、記憶力變差、出現睡眠障礙等情況。 另外, 還會伴隨有出汗多、皮膚蒼白無血色, 甚至會出現全身的突冷突熱, 有時候甚至覺得螞蟻在身上爬。 這些都可能是低血壓導致的神經功能障礙。 所以, 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出現這些情況要及時的就醫。

低血壓的不同分類和不同症狀

症狀低血壓

由某些疾病或藥物所引起, 如脊髓空洞症嚴重二尖瓣或主動脈瓣狹窄慢營養不良者服用降壓藥等。

體位低血壓

體位性低血壓是由於體位的改變, 如從平臥位突然轉為直立, 或長時間站立發生的低血壓, 早晨起床後常出現眼前發黑、頭暈欲僕。 以40-70歲男性較多見。 可因久病臥床身體虛弱或由於同時服用具有擴張靜脈作用的降壓藥所引起。

體位性低血壓又可分為突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突發性多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引起直立性小動脈收縮功能失調所致。 主要表現是直立時血壓偏低, 還可伴有站立不穩, 視力模糊, 頭暈目眩, 軟弱無力, 大小便失禁等, 嚴重時會發生暈厥;繼發性多見於脊髓疾病, 急性傳染病或嚴重感染(如大葉性肺炎), 內分泌紊亂, 慢性營養不良或使用降壓藥、鎮靜藥之後。

體質低血壓

一般認為與體質瘦弱有關。 多見於20-40歲婦女。 多有家族遺傳史, 有的沒有任何症狀, 有的則出現疲乏、健忘、頭暈、頭痛、心慌甚至暈厥或有心前區壓迫感等症狀。

直立性低血壓

直立性低血壓是指突然站立時血壓得急劇下降,

引起內環境穩定受損。 其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 患心血管病和基礎血壓的增高而增多。

妊娠低血壓

孕婦從懷孕第4個月起, 全身血容量大大增加, 需要製造大量紅細胞來補充。 加上胎兒、胎盤發育也需要大量的鐵, 因此, 在妊娠期若得不到足夠的營養, 特別是得不到足夠的鐵, 就容易造成血壓低, 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 因此准媽媽大可不必擔心。
但是, 還有一種原因會引起孕婦血壓低, 孕婦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也會導致孕婦血壓過低, 是因為子宮(胎兒、羊水、胎盤)在仰臥位容易壓迫孕婦下腔靜脈, 因而阻礙血流回心, 使血壓降低。

老年人低血壓

1.老年人對低血壓耐受較好, 加上反應遲鈍、其他病掩蓋等因素,

低血壓易被忽略。 事實上, 經詳細詢問病史, 絕對無症狀者極少。 患者常有輕度乏力, 偶或頭暈、頭昏等。 一般無器質性病變。
2.老年人低血壓大多有輕或中度腦和其他臟器缺血症狀, 如軟弱、頭昏、頭痛、失眠、記憶力差, 注意力不易集中等。 部分原患高血壓的病人, 在合併大面積、嚴重心肌梗死後, 血壓反而長期偏低, 此時除有低血壓表現外, 還有心肌缺血的有關證據。
3.老年人低血壓嚴重時可有突然、短暫的意識喪失伴體位張力的消失, 也即暈厥的發生。

低血壓的危害

1.身體虛弱,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
2.情緒低落,打不起精神。
3.容易昏厥,造成其他身體上的傷害。
4.視力和聽力都會下降。

低血壓的危害

1.身體虛弱,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
2.情緒低落,打不起精神。
3.容易昏厥,造成其他身體上的傷害。
4.視力和聽力都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