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中藥龍膽草有什麼副作用

“草龍膽味既大苦, 性複大寒, 純陰之藥也, 雖能除實熱, 胃虛血少之人不可輕試.空腹餌之令人溺不禁, 以其太苦則下泄太甚故也.”(《本草經疏》)

“龍膽草, 乃足厥陰、少陽之正藥, 大能瀉火, 但引以佐使, 則諸火皆治.凡肝腎有餘之火, 皆其所宜.”(《本草正義》)

“龍膽草, 其功專于利水, 消濕, 除黃疸, 其餘治目、止痢、退腫、退熱, 皆推廣之言也.但此種過於分利, 未免耗氣敗血, 水去而血亦去, 濕除而氣亦消, 初起之水濕黃疸, 用之不得不亟, 久病之水濕黃疸, 用之不可不緩, 正未可全恃之為利水神丹, 消濕除癉之靈藥也.或謂龍膽草治濕熱, 最利癉病, 正濕熱之病也, 然用龍膽草以治黃疸, 多有不效者, 何也?黃疸實不止濕熱之一種也, 有不熱而亦成黃疸者, 非龍膽草所能治也.龍膽草瀉濕中之熱, 不能瀉不熱之濕也.”(《本草新編》)

“膽草專瀉肝膽之火, 主治目痛頸痛, 兩脅疼痛, 驚癎邪氣, 小兒疳積, 凡屬肝經熱邪為患, 用之神妙.其氣味厚重而沉下, 善清下焦濕熱, 若囊癰、便毒、下疳及小便澀滯, 男子陽挺腫脹, 或光亮出膿, 或莖中癢痛, 女人陰癃作痛, 或發癢生瘡, 以此入龍膽瀉肝湯治之, 皆苦寒勝熱之力也.亦能除胃熱, 平蛔蟲, 蓋蛔得苦即安耳.”(《藥品化義》)

“相火寄在肝膽, 有瀉無補, 故龍膽之益肝膽之氣, 正以其能瀉肝膽之邪熱也.但大苦大寒, 過服恐傷胃中生髮之氣, 反助火邪, 亦久服黃連反從火化之義.”(《本草綱目》)

“龍膽草, 味苦微酸, 為胃家正藥.其苦也, 能降胃氣, 堅胃質;其酸也, 能補益胃中酸汁, 消化飲食.凡胃熱氣逆, 胃汁短少, 不能食者, 服之可以開胃進食.……微酸屬木, 故又能入肝膽, 滋肝血, 益膽汁, 降肝膽之熱使不上炎, 舉凡目疾、吐血、衄血、二便下血、驚癎、眩暈, 因肝膽有熱而致病者, 皆能愈之.其瀉肝膽實熱之力, 數倍於芍藥, 而以斂輯肝膽虛熱, 固不如芍藥也.”(《醫學衷中參西錄》)

“龍膽草, 其用有四: 除下部風濕, 一也;除下焦濕熱, 二也;除臍以下至足腫痛, 三也;除寒濕腳氣, 四也.又曰, 益肝膽之氣, 凡眼腫睛脹, 淤肉高起, 痛不可忍者, 以柴胡為君, 膽草為使, 此又眼病必用之藥也.”(《藥鑒》)

附注: 龍膽草亦稱草龍膽, 簡稱龍膽或膽草.因其味苦甚, 又有苦龍膽草之稱.本品生用, 氣味厚重而沉下, 善清肝膽實火, 療下焦濕熱, 常用於濕熱黃疸、白帶、陰腫、頭痛目赤等證.因其味苦不堪言, 易傷脾胃, 非但脾胃虛弱者不宜用, 即使體質壯實者亦只可暫投, 不可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