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艾灸哪裡
在生活中嘔吐這種現象是比較常見的, 很多女性在發生妊娠反應的時候會有噁心嘔吐的現象, 對於一些胃部有疾病的人消化不好, 也會發生噁心嘔吐的現象, 甚至有一些人因為暈車也會嘔吐, 其實在治療嘔吐這方面, 是可以採用艾灸這種治療方法的, 可以在腹部艾灸, 那麼嘔吐艾灸哪個穴位呢?
1嘔吐取穴定位
中脘:在上腹部, 前正中線上, 當臍中上4寸。
內關:在前臂掌側, 當曲澤與大陵連線上, 腕橫紋上2寸, 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足三裡:犢鼻穴下3寸, 脛骨前脊外一橫指處。
中府:胸前壁外上方, 前正中線旁開6寸, 鎖骨緣直下1.5寸, 平第一肋間隙處。
大椎:在後正中線上, 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風門:在背部, 當第二胸椎棘突下, 旁開1.5寸。
建裡:在上腹部, 前正中線上, 當臍中上3寸。
神闕:肚臍中央處。
陰陵泉:脛骨內側髁下緣凹陷中。
脾俞:在背部, 當第十一胸椎棘突下, 旁開1.5寸。
關元:在下腹部, 前正中線上, 當臍中下3寸。
腎俞:在背部, 第二腰椎棘突下, 旁開1.5寸。
水分:在上腹部, 前正中線上, 當臍中上1寸。
豐隆:小腿前外側, 外膝眼與外側踝尖連線的中點, 條口穴外開一橫指。
三焦俞:在背部, 當第一腰椎棘突下, 旁開1.5寸。
2外邪犯胃型嘔吐艾灸
主要症狀:突然嘔吐, 兼有發熱惡寒, 頭疼身痛, 胸腹滿悶, 苔白。
艾灸療法:灸中脘, 內關, 足三裡, 胃俞, 中府, 大椎, 風門穴。
取穴體位:患者仰臥屈膝, 取中脘, 內關, 足三裡穴, 於仰臥位加灸中府, 於俯臥位加灸大椎, 風門穴。
艾灸手法:用艾條溫和灸,
艾灸功效:解表化濁。
3飲食停積型嘔吐
主要症狀:嘔吐酸腐, 脘腹脹滿, 噯氣厭食, 吐後則舒, 苔厚膩。
艾灸療法:灸中脘, 內關, 足三裡, 建裡, 神闕, 陰陵泉, 脾俞穴。
取穴體位:患者仰臥屈膝, 取中脘, 內關, 足三裡穴, 於仰臥位加灸建裡, 神闕, 陰陵泉, 與俯臥位加灸脾俞穴。
艾灸手法:各穴艾炷隔薑灸, 取新鮮老薑, 據穴區部位切厚0.2-0.5釐米的薑片, 中間穿刺數孔, 施灸時, 將新鮮薑片放在所選穴位的皮膚上,
艾灸功效:消食化滯, 和胃降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