癤子沒擠干凈的后果
癤子是一種化膿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圍組織的感染, 在人體中還是比較常見的。 癤子出現的時候, 其實很多朋友都會直接的用手去擠它, 這樣的行為其實是錯誤的, 因為容易造成細菌的感染, 導致癤子會出現越來越大的情況, 嚴重還會導致周圍的皮膚出現感染。
癤子破了膿沒擠完怎么辦
中醫認為是熱毒侵入皮膚而發病, 屬于瘡瘍熱證, 所以又稱“熱癤”。 細小如釘而反應較重的癤子, 則稱為“疔瘡”。 癤子以頭、面、頸、背、臀等處最為多見;疔瘡主要見于顏面及手指、足趾。 癤子雖小, 但也不可忽視對它的預防和治療。
首先, 要注意皮膚的清潔衛生, 否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皮脂腺及皮下組織, 就會化膿而發病。
平時用野菊花、金銀花、蒲公英、綠豆衣各12克, 甘草6克, 煎水代茶飲用, 也有助于預防癤子的發生。 也可少量服用六神丸。
癤子, 宜內外兼治
內服清熱解毒中藥,
中醫外用 可治癤子
隨著衛生條件的改善, 癤子、癰、丹毒等皮膚外科感染性疾病大大減少了, 不過到了夏季, 還是有不少人被癤子這個看似小卻很麻煩的小病折磨著。
人體皮膚的毛囊和皮脂腺通常都有細菌存在, 在蚊蟲叮咬、局部擦傷、有痱子、經常受到摩擦和刺激, 全身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時, 可能引起感染發生癤子。 有的人還會同時出現多個癤子或者反復發生在身體各處, 斷斷續續持續數月, 常令患者苦不堪言。
由于癤子是細菌感染引起的, 西醫多采用抗生素治療, 局部的處理是在紅腫疼的時候多用溫和的具有防腐消炎作用的魚石脂軟膏, 膿腫形成后切開排膿, 換藥。
中醫把癤子的疾病過程分為腫瘍、膿瘍、潰瘍三個階段, 治療主要用外敷的方式。 在紅腫初起的時候用消炎膏、五行散等藥貼上, 早期可以促使炎癥消散;當遇到已經化膿的癤子, 用火針或洞式切口排膿, 并在傷口外用藥物覆蓋;然后再用去腐生肌的方式促進愈合, 5-14天即可愈合。
與西醫“強調無菌, 保護創面”不同, 中醫更強調用藥來促進表皮細胞、肉芽組織的增生和分化, 促進創面再生血管的形成。 西醫認為傷口不能有膿, 有膿說明有感染存在。 但中藥換藥后創面肉芽生長旺盛時, 其黃稠無味的膿液分泌隨之增多, 這里面含有各種抗體、補體、纖維素及殺菌物質, 是局部消炎、組織重建的重要條件。 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拔毒生肌”、“偎膿長肉”。 因此中醫外科對乳腺炎、丹毒、糖尿病、各種化膿潰爛等外科感染性疾病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