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什麼是心臟防顫?

心臟房顫也被大家稱之為是心房顫, 心房顫比較常見的症狀就是心律失常, 一般情況下, 心房顫發作的時候可能身體會伴有心慌氣短或者是眩暈, 還有可能會出現胸悶等不適的症狀, 引起心房顫的原因是很多的, 像高血壓, 不良的生活習慣等都是會引起心房顫的, 出現心房顫, 最好儘早去醫院檢查和治療。

房顫是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 是心房撲動的進一步發展。 在成人中其發病率為0.4%, 60歲以上老人中發病率為2%~5%。 心房顫動的發病率是心房撲動的20倍左右。 隨著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的增加, 房顫的發生率也隨之上升。 近年來, 由於動態心電圖和監測心電圖的應用, 又更多地發現了短暫出現的房顫。

怎樣預防心臟防顫

第一, 控制高危因素。 如:1、高血壓, 堅持用藥, 血壓要達標;2、心臟瓣膜病, 及時治療。 3、冠心病、糖尿病, 及時控制可降低房顫發生。 4、高血脂, 最新研究表明降低血脂對預防房顫有幫助。

第二, 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規律的生活、平衡的飲食, 不抽煙、少喝酒, 少吃刺激性的東西, 如濃茶、咖啡喝等。

第三, 控制體重。 體重指數大的人發生房顫的幾率比較高。 肥胖者本身也容易出現高血壓、高血脂, 這都是與房顫相關的。

心臟病房顫如何治療?

藥物治療:藥物能恢復或者維持心律, 控制併發症發生。 常用的藥物有: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拮抗劑、洋地黃、胺碘酮等。 藥物治療可以控制心室率, 保證心臟的基本功能, 降低心房顫動引起的心功能紊亂。

非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的方法有:電複律、導管消融治療、外科迷宮手術以及抗凝治療。

抗凝治療一定要有專科老師來指導, 抗凝過度可導致出血, 抗凝強度不夠就沒有效果, 所以一定要謹慎。 非藥物治療一般創傷比較大, 一旦非藥物治療失敗, 還需要立即使用藥物來治療。

無論用什麼方法來治療心房顫動, 它的治療原則都是恢復竇性心律, 心房顫動才能達到完全治療, 所以所有房顫的患者都要嘗試恢復正常心率。 對於不可能把心律恢復到正常的患者, 我們可以通過藥物把心率降下來, 並且可以使用抗凝藥物, 防止腦卒中和血栓形成的發生。

建議患者在房顫疾病發作的時候, 首先可以採用複率性的藥物進行治療, 常見的藥物有普羅帕酮或莫雷西嗪,

如無效, 則選索他洛爾, 後選胺碘酮。 建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陣發性房顫選用胺碘酮。

但是如果患者所患有的是持續性房顫疾病時, 除了需要長期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藥物外, 另外還要,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防止血栓形成或脫落(例如阿司匹林)進行治療, 都可以有效的預防病症發作。 如果患者的心臟病比較嚴重, 而且已經到了晚期, 很有可能會隨時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這個時候患者就應該及時的進行心臟移植手術來進行治療了, 患者一般在手術治療之後都可以正常的生活。

心臟病房顫患者注意事項, 房顫的患者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注意, 禁止吸煙、飲酒、避免服用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及刺激性食物。

腦卒中是房顫患者最大的危險之一, 所以一定要注意, 早發現早治療, 利用一切時間治療防止出現併發症。 建議患者一旦出現了持續性的不適時, 應當儘快到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治療, 以免錯過了最佳治療的時間。 除此之外, 患者的飲食應當以為清淡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