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睡眠“欠債”=透支健康 透視睡眠危機

現在, 睡眠不足的人不在少數, 主要集中在學生、白領以及長期處於緊張工作中的人。

造成睡眠不足的原因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主動地限制睡眠時間, 這是由社會環境造成的。 現在, 電視、電腦的普及將人們的入睡時間推遲到了10點左右, 甚至更晚。 居住在城市裡的人, 更是如此, 加班、學習、夜生活……睡眠時間被其他的事情佔據, 入睡時間甚至被推遲到淩晨12點以後。 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 使得睡眠時間減少了。

另一方面, 疾病導致了人們睡眠不足。 如焦慮、抑鬱等造成的失眠, 以及由疾病引發的疼痛、服用藥物等所導致的睡眠障礙。

有的人在夜裡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動作, 晚上睡覺腿難受, 一躺下就感覺腿酸脹無力, 總是想動動, 而且必須要動才會舒服些, 從而導致睡眠不足。

9成睡眠不足大多屬於主動限制睡眠時間

睡眠不足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了。 世界衛生組織曾公佈一項數字, 全球近1/4的人受失眠困擾, 每年有近8.6億人患失眠抑鬱障礙, 其中僅中國就有0.75億。

不充足的睡眠會削弱人的警覺力與判斷力。 睡眠不足可以引起相應神經體液改變。 因為夜間處在低氧狀態下, 這時, 人體吸收的二氧化碳會在體內形成一種碳酸, 使體內變成一個酸性環境, 從而對一些臟器產生刺激。 低氧造成了整個系統的混亂, 如神經調節功能失調、內分泌功能紊亂等。

例如, 正常情況下, 參與人體代謝的激素——皮質類固醇, 在夜晚的分泌量會下降;它與人體內分泌的褪黑激素配合, 讓人昏昏欲睡, 很快進入夢境。 隨著夜晚時間的推移, 皮質類固醇的分泌量又會慢慢回升, 在天快亮時達到最高峰。

如果睡眠充足, 皮質類固醇就會有自然的迴圈, 使人精神煥發。 但如果連續一周睡眠不足, 皮質類固醇的自然迴圈就會發生改變, 它不會在清晨上升到高峰, 所以人們就會精神不振。

有時候我們主觀不會感到困倦, 但其實身體可能已經處在透支的狀態了,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白天常會出現犯困、思考記憶能力下降、心情情緒易激動、錯誤判斷等症狀, 很可能你的身體已經處在透支的狀態,

這時就應該引起注意, 不要讓自己長期處在睡眠“欠債”的狀態。

有人可能認為, 工作日“透支”一些睡眠沒問題, 等到了週六、周日再補回來。 這種方法並不好。 “週六、日多睡幾個小時, 明顯表示平時的睡眠不夠。 多睡一會兒對人體各功能的恢復的確能有一定的幫助。 但此前的睡眠‘欠債’對身體的損害是慢慢累加起來的, 週六、日的惡補對之前的損害不會有太大的幫助。 ”

一般情況下, 人體對睡眠的要求是:青壯年一夜睡7~9小時, 少年幼兒增加1~3小時, 老年人減少1~3小時。

睡眠的好壞, 並不是完全取決於睡眠的時間, 而要看睡眠的品質, 也就是整個睡眠中深睡時間的長短。 評價睡眠品質好壞的標準, 不是睡眠時間的長短,

而在於第二天的精神狀態, 只要第二天感覺精力充沛, 沒有覺得不舒服, 這就表明睡眠品質高, 是健康的睡眠。

專家針對不同狀態的失眠的人群開出了不同的處方:

⊙失眠等級:輕微

表現:不能正常的休息, 但並未造成大的損害。

建議:採取合適的睡姿促眠。 養生家曹慈山的《睡訣》中說:左側臥屈左足, 屈左臂, 以手上承頭, 伸右足, 以右手置於右股間。 右側臥位反式。 這種睡眠姿勢有利於全身放鬆, 睡得安穩。

⊙等級:比較嚴重

表現:失眠已影響次日的工作與學習。

建議:可利用鳴天鼓法促眠:在床上仰臥閉目, 左掌掩左耳, 右掌掩右耳, 用指頭彈擊後腦勺, 使之聽到呼呼的響聲。 彈的次數到自覺微累為止。 停止彈擊後, 頭慢慢靠近睡枕,

雙手自然安放在身體兩側, 便會很快入眠。

⊙等級:嚴重

表現:失眠已使你白天根本不能應付基本生活。

建議:用睡眠誘導法促眠:聆聽某些平淡而有節律的音響, 建立誘導睡眠的條件反射。 如蟋蟀叫、滴水聲以及春雨淅瀝聲或者音樂催眠音帶等。

⊙等級:特別嚴重

表現:失眠已破壞了您的生物鐘, 從而帶來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達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建議:不要使用安眠藥助眠, 因為安眠藥治標不治本, 所帶來的“藥物依賴症”還會加重症狀。 即使睡不著, 也不要怕, 告訴自己大不了明天精神不好, 耽誤不了太多工作。 或者告訴自己1小時的深度睡眠也頂好幾小時淺睡眠, 睡眠主要看品質, 不是看時間。 另外, 睡覺前不妨熱水泡腳,

或者泡泡澡, 讓自己變得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