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寶寶頭後仰糾正方法

一些寶媽在照顧孩子的時候發現自家的孩紙總是頭向後仰, 哪怕拉起來還是向後仰, 用比喻的方法描述就是, 孩子躺著的時候頭還向後面仰, 像小飛機起飛一樣, 其實這種情況有一種官方的稱呼——頭背屈, 即新生兒在被抱起來的時候, 能豎頭數秒, 滿月的時候能堅持五秒, 2個月能堅持15秒, 三個月的時候基本就可以豎頭穩, , 但是如果寶寶2個月以後還表現為頭向背部屈曲無法豎立, 則是頭背屈, 即常說的頭後仰。 這一般為頸部肌張力異常的原因, 那麼,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有什麼護理以及調養方法呢?

(一)病理性原因首先要排除的就是腦癱嬰兒了, 但前面說過腦癱的診斷是需要多方面評估的, 不僅僅是肌張力問題。 而實際上生活中, 最常見的是人為造成的嬰兒頸部肌張力異常, 往往是可以矯正的。 人為原因首推豎抱過早, 手托頭抱嬰兒,

或者橫抱時寶寶頭部未得到支撐, 垂在肘部下方, 還有就是不良的餵奶姿勢, 包括躺著喂寶寶頭部長時間過分後仰或者人工餵養時奶瓶舉得過高都可以造成或加重寶寶頭背屈的現象。 那麼, 生活中我們如何預防和矯正呢?

(二)預防篇:

1)在3月之前建議讓寶寶躺在父母臂彎處橫抱,

當清醒時也可以採取面向外豎抱, 具體做法是寶寶背部緊靠父母胸部, 父母一手扶住寶寶胸口, 一手托住腿部, 如此不僅寶寶整個背部得以支撐, 還可以獲得與母親同樣的視野, 對於認知也是極好的。

2)喂母乳時應保持寶寶頭部和身體呈一條直線, 身體貼近母親, 且頭和頸部得到支撐。

3)當人工餵養時, 奶瓶與寶寶下頜的最佳角度是45°左右, 不可過高, 不然長期不僅會導致頭後仰而且不利於乳牙的發育。

4)杜絕讓我們的小盆友一兩個月就踏踏步練習練習腿力的陋習, 不僅會導致頭背屈, 而且還會影響脊柱的發育。

(三)矯正篇

1)當醫生發現我們的寶寶確實存在頭背屈需要矯正時, 也不要太過驚慌, 根本原則是讓寶寶頸部放鬆, 最推薦的遊戲首推“吊被單遊戲”啦。 具體做法:在寶寶清醒狀態下, 爸爸媽媽用被單將寶寶仰臥位輕輕兜于被單正中, 左右輕輕搖晃, 幅度要小;10~30min/次, 每天三次。

2)“蜷抱”具體做法是將寶寶面朝外豎抱于父母懷中, 父母含胸將寶寶像球一樣蜷住,

每次1~2min, 一次5個來回, 一天5~6次。

3)拉起坐訓練, 根據寶寶月齡和頭部後仰的程度, 採用托頭扶肩或扶肩或拉手臂完成拉坐訓練, 鍛煉寶寶控頭能力和抗重力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