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蜜丸的製作方法分享

蜜丸是中醫臨床除湯劑外, 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劑型。 然而, 現在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 能製作蜜丸的中藥店卻越來越少了, 即便有, 製作的費用也相當高昂, 這不可不說是一件憾事。 事實上, 蜜丸的製作方法並不複雜, 如果需要,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便完全有條件自己進行製作。 下面我們一起看看蜜丸的製作方法分享。

1、配方與打粉:將按配方抓好的藥物細火烘焙或暴曬乾燥後, 用打粉機打成細粉, 制丸前裝入消毒盆內備用。

2、配蜜:配蜜即以藥粉的重量按1∶1.2~1.5的比例配好蜂蜜(如1000克藥粉, 配備1200~1500克蜂蜜;若藥料中含糖質、膠質或澱粉較多的, 則以1∶1~1.2的比例配備即可)。

3、煉蜜:煉蜜即熬煉蜂蜜, 其目的是去除雜質, 破壞酵素, 殺滅細菌, 蒸發水分, 增強粘性。

4、調藥與和藥:將熬煉好的蜂蜜用勺子倒入消毒盆盛裝的藥粉內, 同時用粗竹筷在藥粉內攪拌, 就象平時做餃子前加水和麵一樣,

邊倒蜂蜜邊調藥粉, 當基本上看不到幹藥粉時停止加蜜(注意不能加得太多, 蜜多了藥丸不易成形)。

如果開始時蜂蜜的總量沒掌握好, 此時在調蜜時就可根據藥粉的幹濕度來補救。 調好後, 像和麵一樣將藥和蜜在消毒盆內和成團狀。

5、搓條與和丸:為避免藥團粘手或粘器具, 搓條與和丸時可用少量甘油、芝麻油或花生油等點於掌心進行, 這樣不僅不易沾粘, 還能使丸藥圓滑光亮。

如按每粒丸藥重10克計算, 一料藥共重3000克, 則要做成藥丸300粒。 可將和好的藥團分為三坨, 每坨再分為5小坨, 每小坨搓條後, 切為20節, 每節搓一丸即可, 餘皆准此。

6、包裝與貯藏:製成的蜜丸, 其外形圓整光滑, 表面緻密滋潤, 無可見纖維或其它異色點。

待藥丸發汗, 外表變硬後, 用蠟紙、保鮮膜、塑膠袋或蠟殼等包好, 貯存於陰涼乾燥處即可。

上面介紹了蜜丸的製作方法, 有需要的朋友們一起來自己做做吧, 丸藥的保存應密閉防潮, 一般情況下, 置於室內陰涼乾燥處即可。 但往往因為存放方式不當或存放時間過長等原因, 導致丸藥腐敗變質。 已經變質的丸藥不能再服用, 因其已完全失去藥效, 不但不能治病, 還可能引起新的疾病。 所以大家要學會鑒別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