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健康吃海鮮
購買海鮮須“三動”
動眼:看魚眼, 眼睛呈透明無混濁狀態, 表示新鮮度高。 再看魚腮是否緊貼, 魚表面是否有光澤。 蝦殼應完整、有彈力富光澤, 殼色光亮。 螃蟹及貝類海鮮外殼應富光澤, 肢體硬實有彈性。 魷魚、章魚等則應皮膚光滑、爪彎曲, 斑紋清晰。
動手:用手按海鮮肉質, 若內質堅實有彈性, 按著不會深陷, 即表示新鮮。 再看肉表面有無黏液, 無黏液表示新鮮度高;
動鼻:還可以用鼻子聞一聞, 如果是一般海鮮特有的鮮味, 表示新鮮。 反之, 若有腥臭與腐敗之味則應避免購買。
海鮮的最佳烹製法
吃海鮮要採用科學的烹調方法來減少食物中嘌呤的含量,
高溫加熱, 細菌大都很怕加熱, 螃蟹、貝類等有硬殼的, 則必須加熱徹底, 一般需煮、蒸才可食(加熱溫度至少100℃)。
與薑、醋、蒜同食:海產品性味寒涼, 薑性熱, 與海產品同食可中和寒性, 以防身體不適;而生蒜、食醋本身有著很好的殺菌作用。
酥制:將魚做成酥魚後, 魚骨、魚刺就變得酥軟可口, 連骨帶肉一起吃, 不僅味道鮮美, 還可提供多種營養素, 特別是魚骨中的鈣是其他食品所不能及的。
健康吃海鮮 合理搭配是關鍵
海鮮配啤酒, 很容易引發痛風, 一般從營養學角度來講, 講求白肉配白酒, 紅肉配紅酒, 也就是說海鮮可以搭配一些白酒或者白葡萄酒,
海鮮和魚蝦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 如果與某些水果如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水果同吃, 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而且水果的某些化學成分容易與海鮮中的鈣質結合, 從而形成一種新的不容易消化物質。 這種物質會刺激胃腸道, 引起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海鮮與這些水果同吃時, 至少應間隔2小時。
推薦搭配法:
1、用胡蘿蔔、山藥、萵筍等當配菜
這些蔬菜含水量少, 纖維素含量相對較高, 如此搭配有利於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不僅不會導致營養流失, 還能收到色香味俱全的效果。
2、用生薑、蒜末等調味
這樣既能去腥, 又不會破壞口感, 不像大料、花椒、八角、豆豉等口味過重的調料, 會破壞海鮮的鮮美口味, 甚至傷害口腔黏膜, 刺激腸胃。
3、用糯米、大米等搭配做海鮮粥
這一搭配是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的完美結合, 營養價值高, 且利於吸收, 海鮮中的鈣、硒等營養物質也不會流失。 海鮮粥的做法有很多種, 如將魷魚切成絲, 再放點肉絲、薑絲, 與大米同煮即可。
違反禁忌產生嚴重危害, 須有4個前提:
第一, 水產品的確出自被砷污染的環境。 除了蝦, 還有小龍蝦、河蚌、牡蠣、各種蛤類、螃蟹等, 各種水產品, 都有被污染而富集砷的危險。 如果水產品出自污染很小的水域, 就不會含有大量的砷, 也就不存在這種禁忌。
第二, 攝入污染海產的數量比較多, 其中含砷的總量達到一個足以引起中毒的數值。 如果像林黛玉吃螃蟹那樣, 淺嘗輒止, 食量很小, 自然不會看出明顯的危害。
第三, 水果中的維生素C和其他還原性物質的含量足夠高, 吃的數量足夠大。 如果只是半個蘋果、幾片香蕉, 裡面那麼一丁點維生素C是不足以還原產生大量三價砷的。 相比之下, 維生素C藥片中的含量就要高得多了, 所以風險更大一些。
第四, 維生素C藥片是吃海鮮河鮮前後不久服用的。 如果早餐吃藥片, 晚上才吃蝦, 由於體內大部分維生素C已經被代謝掉了, 危險性就會變小。
總之, 海鮮和維生素C同吃的危險, 是一個數量的問題。 要看水產到底污染到什麼份兒上,
砒霜的LD50低於15毫克/公斤, 一般認為, 100至200毫克的砒霜才有致命危險。 可是, 我國的魚類砷含量標準是0.1毫克/公斤, 也就是說, 如果吃合格的水產, 那麼即便吃10公斤, 也不會發生急性中毒問題。 目前頻頻發生海鮮帶來的砷中毒事件, 只能證明餐桌上的海鮮已經被嚴重污染, 超過國家標準幾百倍!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如果不與維生素C同吃, 海鮮、河鮮就足夠安全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到了含砷量可能帶來危險的水準, 這種食物已經不是人類適合的食物了。 五價砷本身便有毒, 只不過毒性為砒霜的1/10以下。 慢性砷中毒可能引起多種癌症, 並損害臟器, 其危害不可忽視;而且這些污染水產品中很可能還含有其他來自污水的污染物,
專家建議
假如對產品的環境品質不能十分放心的話, 吃海鮮河鮮不要超過每天一種, 數量不要超過100克。 蔬菜和粗糧當中的纖維可以促進重金屬的排出, 因此適合搭配食用。 吃了這些食品之後不要吃維生素C片。
海鮮河鮮多為寒性, 腸胃虛弱的人要少吃。 吃大量水產品之後, 再吃大量寒涼的水果, 對部分人來說, 容易引起腹瀉腹痛, 但這卻與砷污染無關。
結語:在我們品嘗美味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因為不合理的飲食方法會導致你有一定的生命危險, 所以我們一定要合理飲食, 注意方法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