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定期進行心臟評估 不讓猝死“有機可乘”

就在昨天, 《北京晚報》報導了一位元年輕女子在首都機場擺渡車上突發心源性猝死, 幸運地是她倒在了一堆心內科專家的身旁!所以, 結果當然是好的, 女子獲救了!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幸運, 因此, 每個人都要定期體檢, 及時發現心臟的求救信號。  

“意外總是會在人們大意時不期而至。 預防心臟性猝死, 一定要樹立良好的體檢意識, 提前發現心臟求救信號!”6月22日, 北京朝陽醫院心臟中心、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創始人劉興鵬教授在北京善方醫院•哈特瑞姆心臟診療中心成立儀式上如是說。

75%的猝死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32歲女白領跑步機上猝死, 跑步愛好者馬拉松現場猝死, 還有侯耀文、高秀敏、馬季、王小波、梁左、羅陽等名人猝死時有發, 隨著不良生活方式及社會壓力的增加, 心血管疾病正在顯示它的兇險面目。

據統計, 中國每年猝死人數遠遠超過死於自殺、交通事故、白血病等的人數, 其中75%為心源性猝死。 以13億人口推算, 我國心源性猝死總人數約為每年54.4萬, 且生還率僅為1%, 遠遠小於歐美發達國家的12%~14%。

解放軍總醫院心內科時向民介紹說, 心臟性猝死中約80%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引起的, 這些冠心病患者中75%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 導致冠狀動脈狹窄、阻塞、痙攣, 或三者同時發生, 引起心肌供血不足或心律失常,

從而導致猝死。

除此之外, 嚴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顫動、室性心動過速等)、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藥物中毒等疾病也可能引起心臟性猝死。 一部分心臟性猝死還具有家族遺傳性。

深度體檢+心臟功能評估, 為心臟健康加“雙保險”

如果出現心血管方面的問題, 大多數體檢能提前發現端倪。 但許多人認為, 體檢就是走過場, 甚至查出一點小毛病也不在意, 該幹什麼還幹什麼, 這種觀念是非常錯誤的。

年齡在45歲以上的人;存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煙酗酒等冠心病危險因素的患者;已經確診為心臟病的患者以及存在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 都是心臟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對於這類重點人群,

體檢應該更深入, 要求應該更嚴格。 而對於體檢未發現異常, 但有高危因素或有不適症狀的人群, 適時的心臟功能評估也應提前介入。

北京善方醫院•哈特瑞姆心臟診療中心成立後, 將推出一系列心臟相關的健康評估和心臟功能評估專案將會推出。 例如針對45歲以上精英人群的深度心臟健康評估套餐、針對白領階層的心臟功能評估套餐、個性化訂制心臟診療套餐等。 北京善方醫院院長楊文表示:“北京善方醫院配備目前世界先進的醫療設備, 將為心血管患者提供快速的影像預約、檢查和診療通道。 ”

劉興鵬教授還介紹說, “除了從專業角度設計心臟健康評估專案, 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心臟內外科專家還將組成MDT診療團,

定期在善方醫院出診、會診, 結合私人醫生式跟蹤維護, 及時提供‘預防+診療+養護’一體化的個性化專業醫療及健康管理方案。 ” 相關新聞 中青年猝死頻發 專家稱要確立“血管樹”概念2016-08-24 08:27 身邊發生猝死事件該如何處理2015-07-09 16:37 心臟猝死到底是什麼引起的2015-05-25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