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祛濕也分寒熱 寒濕熱濕如何區別

寒濕和濕熱都具有脾虛濕盛的特點, 表現為食少腹脹、肢體倦怠、頭身困重、大便黏滯等, 但寒濕和濕熱二者又有所區別, 可以通過表格來對比、判斷。

寒濕的產生多與以下不良生活方式有關

1.過食生冷:各種生冷食品如霜淇淋、冰鎮飲料下肚, 直接攻擊位於中焦的脾陽, 引起脾虛濕盛。

2.美麗“凍”人:一些愛美女士在春寒料峭的時候就早早地穿上了薄絲襪、短裙、露臍裝、露背裝, 殊不知, 小腹為元氣中心, 腰為腎之府, 頸背屬於一身陽氣之總管——督脈的位置, 這些地方很容易受到寒邪襲擊。

3.猛吹空調:夏天出汗本是一個散濕的重要途徑, 然而空調造就的涼爽環境, 會使身體毛孔自動閉合, 汗排不出來, 濕氣也就散不出去, 只能聚積體內, 引發疾病。

4.久坐不動:《黃帝內經》曰“久坐傷肉”, 傷肉其實傷的就是脾, 脾主肌肉, 主運化水濕, 缺乏運動可引起脾氣虧虛, 水濕不化,

聚濕生痰, 滋生痰濕。

熱濕的原因

熱濕主要是由於長期生活在濕熱環境下, 或經常熬夜加班, 過食辛辣、肥甘厚味的食物, 過度吸煙飲酒所致。 因此, 平素飲食宜清淡, 不吃辛辣油炸的食物, 牛肉、羊肉、鹿肉等溫熱食物也應少吃。

宜食用具有清熱化濕作用的食品,

如薏苡仁、蓮子、茯苓、紅小豆、綠豆、鴨肉、鯽魚、冬瓜、絲瓜、黃瓜、西瓜、白菜、芹菜、捲心菜、蓮藕、空心菜等。

居住環境宜乾燥、通風, 盛夏暑濕較重時, 要減少戶外活動時間, 不要熬夜或過於勞累。 可按壓陰陵泉穴, 位於小腿內側, 膝下脛骨內側髁下方凹陷中, 每天2次, 每次按壓5分鐘, 達到健脾清熱利濕之功。

祛濕的方法有哪些

泡腳祛濕

對於體內濕氣不重, 或者想要預防濕氣侵體的人群, 建議採用泡腳的方法祛濕。 每天晚上睡覺前, 用曬乾的艾葉加入泡腳水中浸泡泡腳, 約15分鐘左右, 水溫不要超過40℃。 艾葉泡腳有驅濕氣寒氣, 通經絡, 理氣血, 溫經止血, 抗菌抗病毒之功效。 經常用艾葉泡腳, 還能改善女性宮寒和痛經的毛病。

拔罐祛濕

體內濕氣重可以通過拔罐祛濕, 拔罐祛濕主要是通過物理刺激和負壓人為造成毛細血管破裂淤血, 調動及修復壞死血細胞的吸收功能, 同時促進血液迴圈, 疏通瘀滯, 達到調理身體、祛濕作用。

祛濕可以針對濕氣較重部位進行, 一般15天拔一次罐即可,

拔多少次具體根據濕氣情況來定。 不過拔罐一定要找正規醫院, 找正規中醫拔罐, 且拔火罐不適合經期女性, 體質虛弱者也不建議拔罐。

上一篇:夏天要養陽 少待空調房 下一篇:沒有了 標籤閱讀:熱濕祛濕寒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