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愛米線愛牛排 “嗜血”如癡體內瘋長寄生蟲

導語:現代飲食多元化, 什麼田螺、小龍蝦、牛排、三文魚等豐富我們的味覺。 但是近日曝出的一件人體寄生蟲足夠讓你好好反思一下, 自己的飯要怎麼吃!

近日, 一條有關寄生蟲的新聞倒了不少人的胃口。 新聞稱廣東一位女士胸部長有一個可移動腫物已有半年, 在做切除手術時, 發現“腫物”竟是一條活生生的寄生蟲。 該女士表示自己平時喜愛吃生蛇血、蛇膽, 專家分析稱可能正是因此而感染寄生蟲。 該消息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 不少網友表示對肉類感到恐懼。

活生生的寄生蟲竟然寄居在我們的表皮之下?寄生蟲是怎樣進入人體的?與我們的飲食又有怎樣的關係?是否所有肉類食物都可能攜帶寄生蟲?帶著網友的疑問,

記者採訪了醫學專家, 讓我們一起剔除“膈應”和恐懼, 理性看待這次蟲子引發的飲食恐慌, 科學避免寄生蟲病。

Q1:新聞中蛇膽、蛇血是造成患者寄生蟲病的原因嗎?

哪些食物可能造成寄生蟲病?

人類離不開動物性食品, 但很多肉類、水產品等食物攜帶有寄生蟲病原體, 醫學上稱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蟲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蟲病為食源性寄生蟲病。 新聞中患者自述喜食生蛇膽、蛇血也是可能引發寄生蟲病的高危食品之一。 除蛇外, 河蟹、蝦、螺、蛙、泥鰍和一些淡水魚、水生植物;豬肉、牛肉、羊肉等動物性食物可能攜帶寄生蟲病原體,

如食用帶有寄生蟲病原體的河鮮及肉類則有可能患寄生蟲病。

Q2:植物可能成為寄生蟲來源嗎?

我們常吃的水果之一馬蹄就可能攜帶薑片吸蟲。 一些水生植物, 如馬蹄、菱角、茭白等也可能攜帶寄生蟲, 但與動物相比, 寄生蟲只附著在水生植物表面。 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人吃馬蹄時習慣用牙齒咬掉馬蹄的皮, 這種不良習慣存在安全隱患。 在食用這些食物前進行浸泡和洗刷是去除寄生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熟吃則是最安全的做法。 此外, 水源、特別是野外的生水也可能被寄生蟲污染, 提示您野外水源, 特別是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水源不宜直接入口。

Q3:寄生蟲是怎樣進入皮下的?

可能寄生在人體的哪些部位?

攜帶寄生蟲的食物被人食用後, 通過消化系統進入小腸, 再經由小腸的毛細血管深入到人體的各個臟器、大腦或表皮。 有些寄生蟲, 如斯式肺吸蟲具有遊走性, 它並不能夠在人體內發育為成蟲, 但童蟲會在人體內遊走,

造成隧道樣改變。 寄生蟲一般喜歡游走於柔軟、脂肪較多的皮下部位, 如腹部、胸部、腋下、陰部等。

Q4:寄生蟲對人體有怎樣的傷害?

寄生蟲在宿主的細胞、組織或腔道內寄生並引起一系列的損傷, 這不僅見於寄生蟲的成蟲, 而且也見於幼蟲。 如寄生蟲在人體內生長、發育和繁殖所需的物質主要來源於宿主, 寄生的蟲數愈多, 被奪取的營養也就愈多。 寄生蟲對所寄生的部位及其附近組織和器官可產生損害或壓迫作用, 如造成胸腔積液、腹腔積液、肝硬化等;寄生蟲的分泌物、排泄物和死亡蟲體的分解物對宿主均有毒性。 此外, 寄生蟲在宿主體內往往會誘導宿主產生超敏反應, 造成組織的損傷。 這也是寄生蟲致病作用之一。

所以皮下的寄生蟲並不是最可怕的, 有些寄生蟲甚至會達眼球和大腦, 危及生命。

Q5:如何避免食用到寄生蟲?

寄生在肉類等食品中的寄生蟲絕大多數是肉眼看不到的, 避免食用到含寄生蟲的食物須遵循兩個原則:一是較生僻的食物不吃或少吃, 如蛇、果子狸等本不屬於日常餐桌的動物性食品攜帶寄生蟲的可能性較大, 建議您在飲食上不要有“獵奇心理”, 在食物的選擇上不求“新”、“奇”、“怪”, 常見食物足可以補充日常所需營養;二是只吃“熟食”。 特別是肉類等動物性食物, 建議熱加工至熟透再食用, 生吃、加工至半生不熟都是存在安全隱患的做法。 生魚片等生食是否能夠食用取決於其養殖環境和加工過程是否安全、達標。

Q6:如何鑒定自己體內是否有寄生蟲?

有了寄生蟲怎麼辦?

看了以上內容, 可能有些讀者會恐慌:我也吃過生魚片、生田螺, 是否我的身體內就已經有寄生蟲了呢?這還是要看臨床表現, 也就是說有無出現相應症狀。

如新聞中該患者出現皮下包塊、憋氣, 或胸、腹、頭等部位疼痛, 發燒無力等。 有些頭痛發燒患者會以為自己只是患普通感冒而錯過了就診的最佳時機。 因為不同寄生蟲病有其不同的臨床表現, 因此建議您如出現不適, 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 且治療寄生蟲病也並不是“吃兩片藥打打肚裡的蟲子”, 需要去醫院及時就診, 在醫生的建議下進行檢查和治療。

4種高危食物 內含寄生蟲

過橋米線

在餐館點了過橋米線, 往往是上來一個裝滿熱湯,熱騰騰的大碗米線和幾個分別裝有生豬肉片、生雞蛋的小碟,需要食客將小碟中的食材逐一倒入大碗,用湯的溫度將生豬肉片、雞蛋等燙熟。很多人愛吃米線就在於此,“又新鮮又好玩兒”。可您也許不知道,這道美味卻暗藏安全隱患,而隱患就存在於那一小碟生豬肉片中。

有記者實驗,不少餐館的過橋米線上桌時的溫度不足80℃。專家表示,這種條件下能殺死一部分細菌,但會有殘留。“感覺上肉熟了,但蟲子未必能燙死。六七十攝氏度,兩分鐘,殺不死所有寄生蟲”。與此類似的還有火鍋,吃火鍋涮肉時,不少人愛吃“鮮味兒”,把生肉夾入鍋中燙一下即可,甚至肉片還有血絲,這也是危險的。火鍋中的魚、蝦等海鮮也一定要全熟才吃。

醉蟹、醉蝦

不少人癡迷於醉蟹、醉蝦獨有的鮮美,酒香與鮮蝦蟹的融合確實別有一番滋味,但這道美味卻暗藏隱患。有人會認為高度酒已經可以殺菌了,但寄生蟲強大的生存力絕不是用白酒等酒類“消消毒”就能滅掉的。當您用餐具夾起尚在活蹦亂跳的醉蝦、醉蟹入口並大贊鮮美的同時,說不定寄生蟲也笑著開始了人體之旅。提示您儘量不要食用醉蝦、醉蟹,此外用鹽醃漬的鮮蝦、鮮魚等也不建議食用。熟吃是最安全的蝦、蟹食用方法。

帶血牛排

在西餐廳吃牛排,您一般點幾分熟的?據說現在在西餐廳點“全熟牛排”已經成為了一件不時尚的事兒,越來越多人喜歡吃六七分熟,甚至三四分熟的牛排,用刀切開甚至還能看到絲絲鮮血。愛吃生牛排的人往往認為這樣的牛排才“有嚼勁”、“有牛肉味”。殊不知這種“時尚”的“嗜血”飲食習慣也存在感染寄生蟲病的危險。

大排檔“四寶”

田螺、小龍蝦、青蛙、鱔魚

說起大排檔有什麼“名角兒”,花生、毛豆、麻辣小龍蝦、麻辣螺螄一定是夏日四寶,而在冬天那些小館子裡最叫座的恐怕莫過青蛙和鱔魚了,或爆炒或涮鍋,熱騰騰的夠暖和也夠味道。但這些看起來就奇奇怪怪的美味,其食用安全性確實和它們的外貌一樣,不足稱道。四種動物性食物均屬水生,如沒有完全熟透則非常可能成為感染寄生蟲病的禍根。近日就有產婦在產後常食用青蛙和鱔魚“補月子”卻患上寄生蟲病的報導。

往往是上來一個裝滿熱湯,熱騰騰的大碗米線和幾個分別裝有生豬肉片、生雞蛋的小碟,需要食客將小碟中的食材逐一倒入大碗,用湯的溫度將生豬肉片、雞蛋等燙熟。很多人愛吃米線就在於此,“又新鮮又好玩兒”。可您也許不知道,這道美味卻暗藏安全隱患,而隱患就存在於那一小碟生豬肉片中。

有記者實驗,不少餐館的過橋米線上桌時的溫度不足80℃。專家表示,這種條件下能殺死一部分細菌,但會有殘留。“感覺上肉熟了,但蟲子未必能燙死。六七十攝氏度,兩分鐘,殺不死所有寄生蟲”。與此類似的還有火鍋,吃火鍋涮肉時,不少人愛吃“鮮味兒”,把生肉夾入鍋中燙一下即可,甚至肉片還有血絲,這也是危險的。火鍋中的魚、蝦等海鮮也一定要全熟才吃。

醉蟹、醉蝦

不少人癡迷於醉蟹、醉蝦獨有的鮮美,酒香與鮮蝦蟹的融合確實別有一番滋味,但這道美味卻暗藏隱患。有人會認為高度酒已經可以殺菌了,但寄生蟲強大的生存力絕不是用白酒等酒類“消消毒”就能滅掉的。當您用餐具夾起尚在活蹦亂跳的醉蝦、醉蟹入口並大贊鮮美的同時,說不定寄生蟲也笑著開始了人體之旅。提示您儘量不要食用醉蝦、醉蟹,此外用鹽醃漬的鮮蝦、鮮魚等也不建議食用。熟吃是最安全的蝦、蟹食用方法。

帶血牛排

在西餐廳吃牛排,您一般點幾分熟的?據說現在在西餐廳點“全熟牛排”已經成為了一件不時尚的事兒,越來越多人喜歡吃六七分熟,甚至三四分熟的牛排,用刀切開甚至還能看到絲絲鮮血。愛吃生牛排的人往往認為這樣的牛排才“有嚼勁”、“有牛肉味”。殊不知這種“時尚”的“嗜血”飲食習慣也存在感染寄生蟲病的危險。

大排檔“四寶”

田螺、小龍蝦、青蛙、鱔魚

說起大排檔有什麼“名角兒”,花生、毛豆、麻辣小龍蝦、麻辣螺螄一定是夏日四寶,而在冬天那些小館子裡最叫座的恐怕莫過青蛙和鱔魚了,或爆炒或涮鍋,熱騰騰的夠暖和也夠味道。但這些看起來就奇奇怪怪的美味,其食用安全性確實和它們的外貌一樣,不足稱道。四種動物性食物均屬水生,如沒有完全熟透則非常可能成為感染寄生蟲病的禍根。近日就有產婦在產後常食用青蛙和鱔魚“補月子”卻患上寄生蟲病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