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胃難受肚子脹

胃難受、肚子脹, 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癥狀, 兩癥并發的話, 則很可能說明了患者存在著胃腸道脹氣的問題。 如果有胃腸道脹氣的話, 那么對于人們的飲食以及正常的消化, 是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的, 需要及時根據癥狀, 實施具體的治療方法。 下面就為大家介紹胃腸道脹氣的中醫分型治療方法!

胃腸道脹氣不可小視, 辨證施治才能確保有效治療。 首先應注意排查甲狀腺功能低下、肝臟與胰腺疾病、糖尿病、小腸吸收不良甚至胃腸道腫瘤或梗阻等, 也可能是大量吞氣造成的。 如屬于上述疾病引起的腹脹,

必須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其次應避免焦慮、煩躁等情緒, 進食時應注意細嚼慢咽, 以減少噯氣的發生。 避免或少食用易產氣的食物, 如豆類、白菜、包菜、黑麥、椰子、無花果、桑葚、核桃、甘蔗等。 少喝產氣飲料, 不嚼口香糖、檳榔, 戒煙。

1、寒熱錯雜型

在臨床上遇見的胃腸道脹氣患者最多的就是這一型。 癥狀:胃脘飽脹或腹部脹滿, 午后、晚上較重, 稍進食即覺脹滿;伴有口苦或口臭, 或有惡心、噯氣, 胃腹怕寒, 欲進冷飲食而又不敢, 大便不暢或便秘或便稀, 或矢氣(放屁)較多;舌苔白膩或黃膩。 治療:可用半夏瀉心湯加減, 可以用舒肝理氣、和胃的中藥, 治療這一類型的胃腸脹氣效果很好。

2、食積停滯型

癥狀:腹滿脹痛, 噯腐吞酸(打嗝酸腐臭味,

吐酸水), 或厭聞食臭, 或矢氣、大便臭如敗卵;舌苔厚膩, 脈沉滑。 治療:保和丸, 是用扶正調胃散。

3、脾胃虛寒型

癥狀:胃腹滿脹, 時作時止, 時輕時重, 喜暖喜按, 進熱飲、熱食則舒, 神疲乏力, 食欲不振;舌胖淡或有齒痕, 苔薄白, 脈遲。 治療:理中湯或厚姜半甘參湯。

4、濕熱蘊結型

癥狀:胃腹脹滿, 惡心欲嘔, 心中煩悶, 口渴不欲多飲, 時時汗出, 大便溏泄, 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 脈濡數。 治療:扶正調胃散十號方。

5、實熱內結

腹滿持續, 或腹部硬痛, 或繞臍痛, 大便秘結, 手足汗出, 潮熱譫語;脈沉實, 或遲而有力, 舌苔黃燥或焦裂起刺。 治療:大承氣湯、扶正調胃散四號方。 注意:有些急腹癥(如腸梗阻)可見到本型癥狀, 需要迅速看急診或住院治療, 以免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