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紅豆薏米粥怎么做除濕

除濕紅豆薏米粥的做法當下, 人們由于工作的原因, 身體缺乏必要鍛煉, 導致體內的水分無法有效地排除體外, 同時在飲食方面的失誤, 也會引發濕氣過重的問題。 為了有效地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很多人會選擇用一個小秘方來解決, 這就是紅豆和薏米搭配在一起了。 但是這兩種材質在制作過程以及材料的選擇上都有一定的方面需要大家注意,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

紅豆薏米粥怎么做除濕

1、紅豆得選赤小豆

說到紅豆薏米粥的紅豆, 你要是用一般的圓潤的紅豆, 那材料你就選錯了, 此紅豆非彼紅豆, 這里的紅豆, 不是這種圓潤的紅豆, 表面是暗紅色, 而赤小豆, 其身材細長。 就功效來說, 紅豆和赤小豆, 也不一樣, 紅豆并不能利水、祛濕, 只能養心, 赤小豆才能祛濕。

赤小豆和紅豆有什么區別:

(1)從本質上看:赤豆又名“赤小豆”、“小豆”。 屬于一年生草本。

花黃或淡灰色。 莢果沒有毛, 種子橢圓或長橢圓形, 一般為赤色。 原產于亞洲;中國栽培較廣。 種子富含淀粉、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等, 可作糧食和副食品, 并可供藥用。

紅豆, 又稱海紅豆, 屬于豆科植物, 又名赤豆, 小豆。 紅豆性喜光, 喜溫, 味甘, 無毒。 紅豆含有豐富的營養元素, 如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 脂肪, 膳食纖維, 各種維生素, 胡蘿卜素, 無機鹽等等, 吃紅豆對人體的滋補作用。

(2)從外形來看:大體來說兩者形狀不同, 紅豆比較圓, 赤小豆是細長的, 稍扁。

(3)從用途來看:紅豆的體積比較大, 最常用的就是用來做美味的紅豆沙糖水。 而赤小豆體積比較小, 最適合用來煲湯或者煮粥來吃, 有利尿消除水腫的作用, 非常適合產婦食用。

(4)從口感來看:赤小豆質地堅硬, 難以煮爛, 同時適合用適量的糖調味, 但不宜放鹽, 否則不利水分的排出。 紅豆則更軟, 容易出沙, 口感綿密。 就純口感的角度來講, 紅豆的確是更適合食用的。

2、先將薏米炒一下

薏米, 很多人是不是直接抓一把, 開始熬煮, 其實, 做紅豆薏米粥, 熬煮前, 要對薏米再加工, 薏米寒性重, 要是就這么直接煮粥, 可能會傷脾, 要先將薏米炒一下, 則能減輕薏米寒性。 炒過的薏米, 寒性減輕, 用來煮粥, 會更好, 對脾胃更好。

光祛濕不健脾也不行:

不能僅想著祛濕, 祛濕、健脾要一起進行。 出現濕氣, 會引起脾虛, 濕氣會加重脾虛。 所以祛濕、健脾要一起。 脾臟是把體內水汽輸送到各個器官, 例如, 腎臟、毛孔。

相對來說, 脾臟喜歡干燥,

不喜歡濕漉漉的, 要是濕氣過多, 脾臟工作量增大, 不停的工作, 就會讓脾臟運載加重, 出現脾傷, 引起了脾虛。 一旦脾虛了, 運化水汽減弱, 水汽聚集在身體, 無法排出去, 就會形成濕氣, 脾虛、濕氣環環相扣。

3、赤小豆和薏米事先浸泡

煮的時候, 也不是隨意的煮,

考慮到赤小豆、薏米很難煮爛, 需用水浸泡兩小時, 甚至更久。 在浸泡過程中, 能讓赤小豆、薏米松軟, 有利于熬煮, 使營養容易溢出, 對祛濕效果也更好。

4、絕對不能加大米一起煮

如果煮紅豆薏米粥用來除濕的, 那絕對不能加大米。 大米屬寒性, 濕氣重, 容易黏稠, 加入大米煮制, 可能口感好, 但赤小豆、薏米會受影響, 這無疑不太好, 反而會加重濕氣的。

5、加入芡實一起煮更好

吃芡實, 健脾更安全。 吃芡實, 能健脾, 能調節脾胃, 體內水汽排出去, 身體變得干燥, 濕氣也就沒有了。 把薏米、芡實結合起來吃, 薏米紅豆芡實粥。 這樣搭配食用, 能祛濕、健脾, 剛好能調節身體。

tips:夏天喝紅豆薏米粥, 注意一些細節, 能更好的祛濕, 把健脾、祛濕結合起來,

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哦。

紅豆薏米粥的做法

1、將100克赤小豆清洗干凈, 挑出壞果, 用干凈的清水浸泡4個小時左右。

2、將100克薏米放在干凈的炒鍋中, 小火翻炒, 直至出現發黃和香味。

3、經泡好的赤小豆和清水一起倒入鍋中, 再加入炒好的薏米。

4、蓋蓋, 開始燉煮, 水開后煮5到10分鐘,關火悶30分鐘左右。

5、再次開火,水開后再煮5到10分鐘,關火再悶30分鐘左右。

水開后煮5到10分鐘,關火悶30分鐘左右。

5、再次開火,水開后再煮5到10分鐘,關火再悶30分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