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方肌拉傷
在人體當中有很多塊肌肉, 這些肌肉所在的部位不同, 因此名字和作用都有很多的區別, 斜方肌就是在人體的脖子到後背上部的位置, 斜方肌對頸部和肩膀當部位的活動有著協調的作用, 當我們在動作幅度比較大的時候就往往會導致斜方肌受到損傷, 其明顯的症狀就是有疼痛的感覺。
斜方肌拉傷臨床表現
多為緩慢發病, 以單側損傷多見。 患側頸、肩、背部酸痛沉緊, 活動頸部時患處有牽拉感。 頸項上部酸痛、僵硬, 喜向患側做後仰活動。 甚至伴有頭痛, 按壓、捶打患處有舒服感並可緩解症狀。 重者, 低頭、聳肩和旋頸等活動都有障礙。 有些患者只有肩背痛, 如背負重物感。
病因病理
1、揮鞭式損傷, 如騎車急刹車, 乘客的頭頸突然前後擺動, 以及暴力撞擊、摔傷等都可使斜方肌頸段拉傷出現疼痛, 日久出現損傷組織纖維性變。
2、長期歪頭斜頸肩扛重物, 如搬運工, 常超出肌肉承受力, 反復提拉重物及長期低頭伏案工作者, 肌肉附著點或在肋骨上的肌肉纖維被反復撕傷, 出現纖維增生、粘連, 甚至鈣化而引起症狀。
分析診斷
1.頸肩背部酸脹不適, 沉重感, 患者頭部略向患側偏歪。
2.枕骨隆突下稍外部肌肉隆起處壓痛, 肌纖維變性, 彈性減退。 頸根部和肩峰之間及肩胛岡上、下緣可觸及條索狀物, 壓之酸脹或疼痛, 可牽及患者和患側頭枕部。
3.固定患肩向健側旋轉患者頭頸部, 可引起疼痛。
4.X線片一般無明顯變化, 病程長者, 枕後肌肉在骨面附著處可有骨贅生成。
關於斜方肌
位於項部及背上部的淺層皮下, 為三角形的闊肌, 兩側相合為斜方肌。 起於枕外隆突、項韌帶及全部胸椎棘突。 上部的肌束斜向下方, 中部的肌束平行向外, 下部的肌肉斜向外上方, 止於鎖骨的外側1/3處以及肩胛骨的肩峰和肩胛岡。 全部收縮牽引肩胛骨向脊柱靠攏;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 下部肌束可使肩胛骨下降。 如肩胛骨固定, 一側斜方肌收縮可使頭後仰?並旋向對側。
斜方肌受副神經和C3~4神經前支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