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現代人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變化,
疾病的發生也越來越頻繁,
帶來的影響非常不好,
那麼如何才能提高大家的免疫力抵抗疾病呢?其實除了防治各種病外,
還可以通過飲食進行調理,
中醫給大家推薦了一款食療方劑阿伽陀藥,
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 紫檀5兩,
小柏5兩,
茜根5兩,
郁金5兩,
胡椒5兩。
【制法】 上為末,
水和,
入臼中,
更搗一萬杵為丸,
陰乾。
【功能主治】 久服益人神色,
無諸病。
主諸種病。
先吐血,
後嗽血。
【用法用量】 用時,
以水磨而用之。
【臨床應用】 諸咽喉口中熱瘡者,
以水煮升麻,
取汁半合,
研一丸,
如梧桐子大,
旦服之,
二服止,
禁酒、肉、五辛,
宜冷將息;諸下部及隱處有腫,
以水煮牛膝、乾薑等,
取汁半合,
研一丸,
如梧桐子大,
且服之,
四服止,
禁酒、肉、五辛、生冷、醋滑;諸面腫、心悶,
因風起者,
以水煮防風,
取汁半合,
研一丸,
如梧桐子大,
旦服之,
二服止,
不須隔日,
禁酒、五辛、醋肉;諸四體酸疼或寒或熱,
以水煮麻黃,
取汁半合,
研一丸,
如梧桐子大,
旦服止,
禁酒肉及面、五辛;諸慝下部有瘡,
吞一丸,
如梧桐子大,
又煮艾槐白皮,
取汁半合,
研一丸,
灌下部二度,
禁酒、肉;諸卒死,
服者多活,
看其人手腳頭面腹腫,
觀顏色無定,
若有此色而加痢者,
並不堪治,
以冷水弱半合,
研二丸,
如小豆,
灌口,
一服不愈,
更與一服,
若損,
惟得食白粥、鹽醬,
禁酒、肉、五辛;諸被魘禱,
當心常帶一丸,
又以水一酸棗許,
研一丸,
如小豆服之,
三服止,
無所禁忌;諸被蛇及惡獸等毒,
若未被其毒,
直須辟除,
隨身帶行,
便即遠離入草,
已被毒者,
以麝香一相思子大,
又以水一酸棗許,
共藥一丸,
如小豆,
于水內研服,
並以紫檀,
以水研取汁,
用研藥,
塗其瘡毒處,
禁酒肉、五辛;諸被一切鬼神及龍毒氣者,
其人饑渴寒熱,
時來時去,
不知痛處,
或恍惚,
龍毒者,
其人昏昏似醉,
膚體斑駮或青,
取藥一丸,
如梧桐子大,
以水酸棗許,
共藥研灌鼻,
及服二服止,
無所禁;失心癲狂,
莫問年月遠近,
以艾汁一酸棗許,
研藥二丸,
如小豆服之,
若無青艾,
取幹艾水浸,
搦取汁用亦得,
四服止,
並帶一丸,
常可隨身,
口味無所禁忌;諸傳屍複連,
夢想顛倒,
身體瘦損,
不知病所,
乍起乍臥,
先以水研雄黃一梧桐子大,
取汁酸棗許,
研二丸,
如小豆大服之,
二服止,
並掛一丸,
著病者房門上,
及帶一丸隨身,
口味無忌;諸消渴者,
以樸消少許,
以水攪消取汁半合許,
研二丸,
如小豆服之,
七服止,
禁五辛、酒、肉、面;諸患淋,
不問遠近,
以芒消少許,
以水攪取一酸棗許汁,
研藥二丸,
如小豆大,
服之便止,
禁酒、肉;諸患疔腫,
以水一升,
煮玄參取汁研藥,
服三服止,
又以水半合,
研玄參根取汁,
和藥塗上三遍,
不須隔日,
惟食白粥飲,
自外鹽,
以上皆不食;諸卒胸膈熱、眼暗、口臭,
以水煮苦竹葉,
取汁半合,
研藥一丸,
如梧桐子大,
二服止,
禁酒、肉;諸產難,
以蓀蔣二匕,
水煮取汁半合,
研藥一丸服之,
若無蓀蔣,
研薑黃取汁研藥,
吞一丸,
空吞亦得,
將息如產時;諸熱瘡無問遠近,
以水煮大黃取汁半合,
研藥一丸,
如梧桐子大,
服之,
二服止,
又水研大黃取汁,
以藥一丸,
研塗瘡上,
日三遍,
禁房、面、五辛,
宜冷將息;諸吐血,
若因熱吐者,
不問遠近,
服之並愈;冷吐者不治,
以葛蒲汁一酸棗許,
研藥二丸,
如小豆服之,
四服止,
須微暖將息,
忌酒肉、五辛;諸鼻中血不止,
以刺薊汁一酸棗許,
研二丸,
如小豆服之,
並研灌鼻,
二服灌止,
若無刺薊之時,
取幹者水煮取汗,
依前法服,
禁酒肉、五辛;諸噎病,
以水研栝樓,
取汁一雞子大,
研藥一丸,
如小豆服之,
四服止,
忌生冷;諸赤白帶下,
以牡丹皮、刺薊根各二分,
以水二升,
煮取一升,
分五服,
研藥一丸,
如梧桐子大服之,
五服止,
禁生冷、五辛、酒肉;後補法:地榆二分,
桑螵蛸二分,
上二味,
水二升,
煮取汁一合,
分作二服,
取汁一合,
研藥一丸服之;諸得藥毒,
以冷水半合,
研藥一丸,
如梧桐子大服之,
二服止,
禁酒、肉、五辛;宜五日冷將息;諸卒得惡忤,
以人乳汁半合,
研藥一丸,
如梧桐子大,
灌鼻,
以水半合,
研藥一丸,
如梧桐子大,
灌口,
三日禁食;諸寒瘧,
以水一升,
煮恒山一兩,
取汁半合,
研藥一丸,
如梧桐子大服之,
二服止,
先取藥如麻子大,
以冷水研,
灌鼻中,
3-4嚏,
病者垂頭臥,
便得痛癢,
又更灌一邊令相續,
然後服藥,
七日少食,
禁如前;諸慝甘濕,
以生犀角、白檀香,
以水煮取汁一雞子殼許,
研藥二丸,
如小豆,
並蚺蛇膽一丸,
共研服之,
三服止,
若甘濕藥及蚺蛇膽各丸之,
以綿裹納於下部中,
三度止;諸益神色,
除諸病,
辟惡氣,
每日以白蜜如棗核大,
研藥一丸,
如小豆服,
長帶少許,
亦禁如前;諸草藥毒迷悶,
以泥裹冬瓜燒,
絞取汁半合,
研一丸,
如梧桐子大服之,
若無冬瓜,
用水服之,
三日慎食;諸眠驚恐,
常帶一丸,
如梧桐子大,
夜臥安頭邊,
不得著身,
每夜欲臥,
服一丸如梧桐子大,
以水一升,
煮牡蒙二分,
取汁半升,
分三服,
七日慎食;諸心勞虛弱,
以水煮茯神、人參,
取汁半合,
研一丸服之,
十服以上止,
慎生冷;諸心風虛熱,
以竹瀝漬防風,
搗絞取汁半合,
研一丸,
如梧桐子大服之,
七服止,
慎酒肉、五辛、醋面;諸心驚戰悸,
以水一升,
切茯苓、牡蒙、遠志各二分,
煮取汁半升,
分三服,
一服研一丸服之,
五服止;諸多忘恍惚,
以水煮人參,
取汁半合,
研一丸服之,
五服止,
亦可七服,
慎如前;諸溫疫時氣,
以水煮玄參,
取汁一合,研一丸,如小豆服之,四服止,量宜緩急,惟得食粥及冷食,餘皆禁;若患勞,家遞相染,煮服時,並取艾作炷,長三寸,當心灸七壯即解;諸嘔吐水,煮白檀、生薑,取汁半合,研一丸,如梧桐子大服之,三服止,七日慎如前。
【摘錄】 《千金翼》卷二十一
通過上面對阿伽陀藥各個方面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於阿伽陀藥的用途有了一定的瞭解,也基本知道了阿伽陀藥對於一些疾病的功效。
取汁一合,研一丸,如小豆服之,四服止,量宜緩急,惟得食粥及冷食,餘皆禁;若患勞,家遞相染,煮服時,並取艾作炷,長三寸,當心灸七壯即解;諸嘔吐水,煮白檀、生薑,取汁半合,研一丸,如梧桐子大服之,三服止,七日慎如前。
【摘錄】 《千金翼》卷二十一
通過上面對阿伽陀藥各個方面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於阿伽陀藥的用途有了一定的瞭解,也基本知道了阿伽陀藥對於一些疾病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