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近視手術不可能一勞永逸

近視手術本身, 改變的只是眼球的屈光度, 並不會改變由於近視帶來的潛在視網膜病變風險。 青少年近視一旦發生, 首要任務是延緩近視的增長速度, 避免成為高度近視

青少年近視眼一旦發生, 每年的近視度數會不斷增長, 而近視的度數越高, 發生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後鞏膜葡萄腫、黃斑出血、脈絡膜新生血管等病變的風險越大。 同時, 高度近視也是開角型青光眼的高發人群。 因此, 對於青少年近視患者, 首要任務是控制近視的進展速度, 成年後如果有摘鏡需求, 可考慮做近視手術。

近視眼手術經過幾代的更新發展,

目前技術已相當成熟。 然而, 不少家長認為, 青少年近視患者不必在意近視的防控, 反正到了18歲以後可做近視手術, 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視覺健康問題。 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首先, 近視手術是有適應症的。 角膜鐳射類手術由於是在角膜組織上進行手術, 需要患者的角膜厚度能承受近視的矯正量。 如果一位患者近視度數過高, 或者角膜相對較薄, 則不能選擇角膜鐳射類手術。 如果這類患者堅持摘鏡, 必須選擇眼內接觸鏡植入手術去矯正近視眼。

其次, 近視手術並不改變已經拉長的眼軸。 人的眼角膜發育, 3歲後基本就穩定了, 這意味著隨著生長發育而出現的近視, 幾乎都是由於眼軸拉長導致的。

我國青少年近視患者90%以上甚至更多屬於軸性近視。 成年後進行的近視眼手術, 要麼通過鐳射手術改變角膜形態, 要麼通過植入一枚特殊的人工晶狀體, 放置在自然晶狀體的前方去矯正近視。 近視手術矯正的只是屈光度, 這意味著300度的近視眼患者和1000度的近視眼患者, 可能術後都達到1.0的視力, 但二者出現視網膜病變的風險幾率是截然不同的, 後者發生視網膜裂孔等併發症的概率明顯高於前者。 換言之, 近視眼無論做不做手術, 且無論是術前還是術後, 其發生視網膜病變風險的幾率, 只取決於其手術前的近視度數。

第三, 近視度數越高, 通過鐳射手術切削的角膜組織越多, 術後出現近視回退、繼發角膜擴張等併發症的幾率相對升高。

角膜鐳射類手術, 無論全飛秒還是半飛秒手術, 都是通過切削掉部分角膜組織, 實現讓角膜中央變平坦的目的。 患者度數越高, 意味著殘留的角膜基質越少。 因此, 眼視光醫生在給患者做近視手術前, 都會做術前評估, 判斷患者能否進行近視眼手術。

綜上所述, 近視手術本身, 改變的只是眼球屈光度, 並不改變由於近視帶來的潛在視網膜病變風險。 因此, 青少年近視一旦發生, 首要任務是延緩近視度數的增速, 避免成為高度近視。 一旦將來有摘鏡需求時, 近視度數越低, 手術會越安全。

(作者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視光中心主任醫師)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26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