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習俗之蕩秋千
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 秋千, 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 它的歷史很古老, 最早叫千秋, 後為了避忌諱, 改為秋千。 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 再栓上彩帶做成。
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秋千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 《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于高木, 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 名曰打秋千。 ”唐代蕩秋千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 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
由於清明蕩秋千隨處可見, 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秋千節, 皇宮裡也安設秋千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