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真的有人在刁難你?
在職場中, 成功並不僅是成績說話, 另一個成功的標準是和諧的人際關係。 但有那麼一些人, 在職場上舉步維艱、心有不平, 總是聽他們說被人輕視或刁難。
在職場路上, 難免遇到勾心鬥角, 但從不缺取長補短、攜手共進。 是真的有人在刁難你?還是“玻璃心”在想像敵意?如果你對自己的“敵意想像”產生了懷疑, 不妨大膽去澄清, 尋求心理的治癒。
別陷入“敵意想像”的邏輯
直言不諱地說, 人際關係經營得糟糕的人, 常常會有這種心理邏輯:一、你要按我的來;二、否則, 我憤怒;三、我的憤怒攻擊了你, 而你必定會還擊我;四、隨後我發現,
這種心理邏輯可以稱為“敵意想像的五部曲”, 是人際關係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 其中, 第一步表現的是“控制”, 第二步則是控制失敗而引起的“憤怒”。 這兩步雖是問題源頭, 但關鍵是第三步和第四步。
通常情形下, 第三步和第四步是他們自己的想像, 而非現實。 現實是, 對方並沒有還擊, 甚至都不知道你憤怒過。 因此, 有這種心理邏輯的人, 下次遇到相同的情況應提醒自己, “我的憤怒被看見且必會引來還擊”多是想像, 而非現實。
孤獨最容易創造敵意
所有的心理活動都源自一些自己看重的感受。 孤獨最容易創造敵意。
舉個例子, 小A想和一位同事說話, 對方沒注意到他, 所以沒有做出回應。 他心生怨氣, 恨不得沖上去理論。 這整個過程, 全是小A自己內心的事, 但他會覺得對方已經看到了他的憤怒——就好像別人都有透視眼。 隨後, 他漸漸感到那位同事開始還擊他, 譬如對他越來越冷漠, 和別人說話時冷眼瞧他, 甚至很可能是在說他的壞話。 最終, 他覺得那位同事太過分了, 令自己很委屈, 於是他的心中滋生出更大的憤怒。
而這件事的整個過程, 那位同事毫無所知。 不過, 同事也會感覺到有些東西變得不對勁起來, 兩個人的關係有些莫名其妙。 於是, 同事疏遠了小A, 這更加讓小A確信, 這個過程是真實的。
有這種“孤獨創造敵意”心理機制的人, 他的內心可以說只住著他自己,
學會讓心裡住進其他人
心中只住著自己(請大家不要認為這叫自私)的人, 將世界劃成兩部分:他能控制的部分, 就是善意的;他不能控制的部分, 對他就是充滿敵意的。 因而, 他不可避免地去追求控制別人, 一旦控制失敗, 他就會陷入恐慌與憤怒。 敵意想像五部曲的前兩步“控制”和“憤怒”, 由此而來。 因為他的心中只住著自己, 看待別人時也只會從自己出發。
於是會形成這樣的邏輯:我對你憤怒, 你必會對我憤怒。 其中的“你”並不是真實的別人, 而只是自己的一個鏡像:當我對鏡子發怒的時候, 鏡子裡自然就會出現一個同樣憤怒的人。
嚴重的“敵意想像”可以尋求心理諮詢的説明, 但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因為轉變的原因是通過長時間的諮詢, 讓心裡住進了其他人, 其實就是“換位思考”。 於是, 你不再去控制, 不再因控制失敗而暴怒, 也不再因自己憤怒而認為別人也會憤怒。
我們認為, 找一個專業人士, 比如心理醫生非常有必要。 專業人士懂得其中的要害, 會歡迎你和他做各種溝通, 並且主動和你探討人際關係。 當然, 你也可以試著探討你和心理醫生之間的關係,
懷疑“想像”就大膽澄清
“被忽視”的心理, 大家或多或少都經歷過。 譬如, 一次開課, 小C站在我旁邊, 希望等我與第一個學員說完話後問我問題。 但等我的談話結束, 又有兩個學員搶上來和我說話。 最後, 小C陷入暴怒, 接著離開了。 小C還覺得, 她的怒意我已看到, 所以也會這樣對她。
好在後來小C覺得當中可能有誤會, 來找我溝通, 才發現我完全不知道這整個過程。 對此, 我表示完全能理解並接受, 即便她曾經多麼憤怒, 但我沒有因此受傷, 就不會有憤怒。
而對於小C來說, 此事意義非凡。 在和我澄清事實的過程中, 她發現了自己的想像和投射, 並看到了我真實的內心——既沒憤怒也沒受傷。 如此一來, 在這一次具體的溝通中, 我作為一個善意的存在, 就可以住進她的心中, 而她本有的“我憤怒對方也必憤怒”的邏輯, 就發生了一點改變。 如果這樣的澄清多次發生, 她的內在就可以發生真正、踏實的轉變。
不過, 我們要選擇好做澄清的物件, 先從你認為善意、真誠且溫暖的人開始。 若從脆弱的人, 比如像你一樣有敵意想像的人開始, 本來沒有敵意也可能創造出敵意來。
只須有幾次深刻的澄清, 你就會知道, 這“敵意想像”裡的第四步“別人已經看到你的生氣且各種舉動都在對你生氣”的確是想像。 意識到這一點,是你做出自我改變的重要基礎。
所以,假若你發現自己有嚴重的敵意想像,而它又傷害了你的人際關係,那麼,大膽地去做澄清吧。這意味著,你將走出你的孤獨想像世界。
真實的世界,本身就是有療愈性的。(武志紅)
意識到這一點,是你做出自我改變的重要基礎。
所以,假若你發現自己有嚴重的敵意想像,而它又傷害了你的人際關係,那麼,大膽地去做澄清吧。這意味著,你將走出你的孤獨想像世界。
真實的世界,本身就是有療愈性的。(武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