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老年疾病的自測方法

文章導讀

上了年紀, 容易罹患各類疾病, 很多老年人已習以為常, 但很多老年疾病在發現時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而經常體檢也不太現實, 那麼有什麼方法是既簡單實用, 又能預測疾病的呢?

健身鍛煉自我監測就是指在運動過程中, 經常對健康情況進行觀察、記錄和評價, 目的在於適時調整運動處方和鍛煉計畫, 防止過度疲勞, 避免發生運動損傷, 提高鍛煉效果和健康水準。 因此, 參加運動鍛煉的老年人應該學會自我監測的知識和方法, 並堅持在運動鍛煉的實踐中加以應用。 自我監測的內容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主觀感覺:一般包括運動前、中、後的各種感覺, 食欲, 睡眠, 運動欲望, 排汗量, 有無疲乏感, 心悸, 氣短, 頭痛, 腰腿痛等。 如鍛煉後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睡眠及食欲好, 無心悸、氣短, 雖有疲勞感, 經休息後就恢復正常, 說明運動量比較合適;如果鍛煉後感到非常疲勞,

吃不下, 睡不好, 經休息後仍感到周身無力, 甚至對鍛煉產生厭倦感, 說明運動量過大, 應及時予以調整, 減至合適的運動量。

二是客觀檢查:包括測量脈搏、呼吸、體重等。 一般以脈搏的變化來衡量運動量的大小, 並把運動後的脈搏變化作為一種確定運動量的指標。 一般來說, 老年人運動後脈搏數較運動前增加60%-65%, 保持在110-120次/分較為適合。 如運動中出現脈搏跳動過快或出現脈搏減慢或變得不規則時, 應立即停止鍛煉, 必要時去醫院進行檢查。 同時, 還應觀察停止鍛煉以後心率(或脈搏)恢復到運動前水準所需要的時間。 一般健康的老年人, 運動後3-10分鐘脈搏應恢復正常;如果不能恢復, 說明運動量過大,

應適當調整。 運動中呼吸稍快一點是正常的, 一般每分鐘的次數不應超過24次。 每週測體重1-2次, 最好在同一時間進行, 一般剛開始鍛煉的人, 3-4周後體重會逐漸下降, 這是由於新陳代謝增強, 脂肪減少的緣故, 爾後體重就會保持在一定的水準;如果體重持續下降, 可能是運動量過大或有其它原因, 應注意查明。

需要指出的是, 有些冠心病、高血壓病、腦血管疾病患者, 在進行鍛煉時最好有人陪同, 以免發生意外, 同時隨身帶好必需的急救藥品。

原來運動的各個階段的感覺不同都可能是老年疾病而引起的, 同時通過一些輔助手段就能夠判斷老年人身體的健康程度, 這種方法簡單實用, 老年朋友趕緊學習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