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莧子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Yě Xiàn Zǐ
【別名】莧菜子、青葙子、西風谷
【來源】
藥材基源:為莧科植物凹頭莧或反枝莧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Amaranthus lividus L.[A.blitum auct. Non L.」。
2.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收果實, 日曬, 搓揉取種子, 乾燥。
【原形態】
1.一年生草本, 高10-30cm。 莖斜上, 基部分枝, 微具條棱, 無毛, 淡綠色至暗紫色, 上部暗紅帶綠, 平臥上升。 單葉互生;葉柄長1-3.5cm;葉片卵形或菱狀卵形, 長1.5-4.5cm, 寬1-3cm, 先端凹缺或鈍, 基部闊楔形, 全緣或稍呈波狀。 花單性或雜性, 花小;簇生葉腋或成頂生穗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苞片幹膜質, 長圓形;花被片3, 細長圓形, 先端鈍而有微尖, 向內曲;雄蕊3;柱頭3或2, 線形, 果熟時脫落。
2.一年生草本, 高20-80cm。 莖直立, 粗壯, 單一或分枝, 稍具鈍棱, 密生短柔毛。 葉柄長1.5-5.5cm, 有柔毛。 葉片菱狀卵形或橢圓狀卵形, 長5-12cm, 寬2-5cm, 先端微凸, 具小芒尖, 基部楔形, 兩面和邊緣有柔毛;花單性或雜性, 集成頂生和腋生的圓錐花序;蒼片和小苞片幹膜質, 鑽形, 長4-6mm, 花被片5, 白色, 具一淡綠色中脈;雄花的雄蕊比花被片稍長;雌花柱3, 內側有小齒。 胞果扁球形, 小, 淡綠色, 蓋裂, 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內。 種子近球形, 棕色或黑色, 邊緣鈍。 花期7-8月, 果期8-9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於庭園、路邊等處。
2.生於曠野、田間或村舍附近草地。
資源分佈:1.分佈於全國各地。
2.分佈于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臺灣、河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種子環形(凹頭莧)或近球形(反枝莧), 直徑0.8-1.5mm。 前者表面紅黑至黑褐色, 邊緣具環狀邊。 後者棕色或黑色, 邊緣鈍, 略有光澤。 氣微, 味淡。
【化學成份】種子油含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 棕櫚酸(palmitic acid), 硬脂酸(stearic acid), 花生酸(arachidic acid), 山萮酸(behenic acid), 油酸(oleic acid)和亞油酸(linoleic acid)。
【性味】甘;性涼
【歸經】肝;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利尿。 主肝熱目赤;翳障;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12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