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秋季吃三薯 健康跟著走

白露為二十四節氣之一, 是九月份的第一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 露凝而白也。 ”在這個時節, 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夜晚常在地或近地物體如樹木花草上凝結成白色的水珠, 所以稱之為白露。 根據陰陽五行規律來說, 秋季在五行中屬金, 其色白, 所以白主要是指秋季。 進入白露之後就意味夏季的結束, 秋季的正式到來。

白露後, 溫差逐漸加大, 隨著氣候的變化, 我們在起居飲食方面也應進行相應的調整。 注意及時添加衣物, 預防受涼。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建議:食物多樣,

穀類為主。 每天的食物應該有穀薯類、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大豆等。

我們經常吃的薯類有甘薯(又稱紅薯、白薯、山芋、地瓜等)、馬鈴薯(又稱土豆、洋芋)和芋薯(芋頭、山藥)等。 薯類含有豐富的澱粉、膳食纖維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為了健康, 每天都應該吃點薯類。

白薯中膳食纖維的含量較高, 可促進胃腸蠕動, 預防便秘。 白薯中含的脂肪低, 僅為0.2%, 碳水化合物高, 達25%。 白薯中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煙酸的含量比谷類高, 紅心白薯中胡蘿蔔素含量比白心白薯高。

土豆(馬鈴薯)屬於大眾情人, 既可做主食, 也可當蔬菜食用, 廣受大眾喜愛。 土豆中含澱粉量多, 達17%, 維生素C含量和鉀等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 我國已經啟動了馬鈴薯主糧化戰略,

推進把馬鈴薯加工成饅頭、麵條、米粉等主食, 馬鈴薯將成稻米、小麥、玉米外的又一主糧。

薯類幹品中澱粉含量可達80%左右, 蛋白質含量僅約5%, 脂肪含量約0.5%, 具有控制體重、預防便秘的作用。 由於薯類蛋白質含量偏低, 兒童不宜長期過多食用, 否則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

白露過後, 建議適當增加薯類的攝入, 每週吃5次, 每次吃1~2兩。

薯類的吃法很多, 最簡單、健康的吃法是蒸、煮或烤, 這可以保留較多的營養素, 也可用炒、煎、炸的方法烹調。 選薯類要選新鮮的, 儘量少用油炸方式。 油炸的加工方法, 不僅會導致維生素會大量損失, 還會增加脂肪, 成倍提高能量。 因此, 不建議選加工的薯類, 如炸薯片、炸薯條等。 (馬冠生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