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心梗很多發生在冬季

受訪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 周滔

入冬之後, 各大醫院救治的心肌梗死病人逐漸增多。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周滔提醒, 冬季心梗高發, 尤其清晨更是“魔鬼時段”,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提高警惕。

冬季心梗高發, 主要有以下3個原因:

血管收縮。 冬天是天氣變化最大的季節, 無論是溫差、風速還是大氣壓, 都經常處於波動狀態。 這種變化多端的天氣易使人體內環境失去平衡。 在寒冷刺激下, 人體末梢血管會處於收縮狀態, 由此導致動脈壓升高, 心肌耗氧量也隨之增加,

心臟負擔加重, 誘發心肌缺血。 突然的寒冷刺激, 還會引起冠狀動脈驟然收縮, 出現急性心肌缺血缺氧, 嚴重時誘發心絞痛, 甚至心梗。

生活方式改變。 天氣寒冷, 人們戶外運動減少, 同時又偏愛高脂食物。 吃得多、消耗少, 導致能量攝入和代謝比例失調, 血液黏稠度增加, 血液迴圈減慢, 容易形成血栓, 導致心梗發生。

適應能力減弱。 在寒潮襲來的日子裡, 人體的適應能力相對減弱, 抵抗力下降。 尤其是老年人, 很容易發生上呼吸道感染。 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會進展成肺炎, 加重心臟負擔, 甚至誘發心梗。

採取幾項措施有助於預防心梗。 一是注意防寒保暖, 冬季室溫不應低於18℃。 冠心病人在冬天應隨時注意天氣變化,

及時增添衣物。 外出時最好戴口罩, 避免迎風疾走。 在室內不要將門窗開得過大, 以防冷空氣刺激誘發心絞痛和心梗。 當室內需要換氣時, 可把門窗開一條縫, 使少許新鮮空氣進入, 又不至於使室內溫度降得過低。

二是堅持日常運動。 儘管冷天運動不是那麼方便, 但在專業心臟康復醫生的指導下, 可以把運動控制在安全範圍內。 適當運動對促進血液迴圈、控制體重都有利。 經過一夜睡眠, 人體血液迴圈減慢, 血液黏稠度升高, 建議老年人清晨起床不要太急、太猛, 醒來後先在床上活動幾分鐘, 再下床活動。

三是注意科學飲食。 冬季人們不宜食用過多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 儘量做到膳食平衡, 適當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粗糧等。

四是入冬前做個體檢。 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礎疾病的患者, 最好每3個月到醫院就診, 將近期的血壓、血糖等情況詳細告知醫生, 以便醫生瞭解患者病情變化, 隨時調整用藥。 特別是季節變化前, 到醫院做一個全面的體檢很有必要, 醫生會根據體檢情況隨時調整患者的藥量, 必要時更換藥物, 以防氣溫變化時可能引起的病情惡化。 專家建議, 有基礎疾病的50歲以上人群, 在秋冬季來臨前最好做一個全面體檢, 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