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PPP”或成非公醫療發展最佳模式

雖然存在規模小、水準受限、市場混亂等問題, 但隨著國家政策的逐步放開, 非公立醫療機構呈現出的蓬勃態勢不僅驚訝了行業內的專家學者, 也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投資者涉足非公醫療行業。

近日, 專家學者、投資者們齊聚由GE醫療和財新傳媒聯合舉辦的“2017非公立醫療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 探討在當今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需求下非公立醫療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分享行業運營和管理的最佳實踐, 為實現非公立醫療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獻計獻策。

2017非公立醫療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現場

社會資本辦醫是大勢所趨

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計, 截至2016年11月底, 全國非公立醫院超過1.6萬家, 同比增長超過13%, 數量已超公立醫院, 全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的診療人次同比增長超過17%, 呈現出連鎖規模化擴張、專科多元化發展態勢, 與公立醫院互補、協同的多元辦醫格局已經形成。

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楊燕綏教授表示, 社會資本辦醫在中國是大勢所趨, 前面障礙門檻正在排除。 “人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是我國醫療改革的大目標。 在這個大目標下, 完全依靠公立醫院為13億人口提供基本醫療服務, 顯然是不匹配的。 我認為, 醫改方向是在堅持公益性的前提下, 走出第三條道路——PPP模式。 政府和社會之間找一條社會合作模式, 在政府資源和投入不足時, 導入社會資本, 形成政府、社會資本多種形式的合作, 即社會合作型企業介入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領域。 這是目前的選擇, 也可以說是唯一的路。 ” 楊燕綏說。

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楊燕綏以“多元化 可持續—實踐中的非公立醫療發展格局”為主題發表演講。

重構非公醫療服務體系

在我國, 良莠不齊的非公立醫療機構一直在質疑和掌聲、批評和讚譽中成長, 在夾縫中生存。 但近幾年, 也不乏一些大型的非公醫療機構建設擴充, 如長安醫院、東北國際醫院等。 這些醫院呈現出細分化、專科化的特點,

紛紛通過建設自身專科能力, 來打造差異化的服務品牌。

同時, 隨著分級診療制度推行力度加大以及醫聯體試點建設的全面推進, 非公醫療的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 與康復、護理、養老、旅遊等領域正在深度融合。 京東方集團副總裁兼首席醫療官張偉說, 在中國的大環境下, 健康產業是核心產業, 在今後的幾十年都是剛需市場, 所以涉足非公醫療的企業應該關注與健康醫療產業有關的整個產業生態建設。

與會者表示, 在整個健康產業生態裡, 網路會診、遠端醫療、大資料平臺等數位化醫療也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基於數位化、智慧化的技術創新和業務模式的更多探索, 也將有助於加速產業升級。

未來非公醫療的發展模式還會有何改變?還需期待!

財新視頻常務副總編輯張鴻, 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俞熔, 京東方集團副總裁兼首席醫療官張偉, 弘暉資本創始合夥人王暉, 北京天壇普華醫院創始人、總經理楊世春參與討論。

用技術突破人才短缺難題

對於非公醫療機構而言, 人才是永遠繞不開的話題, 與會專家、院長們也表示, 人才困境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非公醫療機構的發展。 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說, 大部分醫生是在傳統體系中成長起來的, 所以對體制外的生存空間和成長方向並不瞭解。 中國有幾百萬醫生, 真正具備服務理念的是少數, 甚至絕大部分醫生拒絕承認醫療是一種服務。

目前, 患者大多有看病找專家的心理, 而一個真正有長期競爭力醫療服務體系, 一定不能過度依賴專家體系。 美年大健康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俞熔說, 如果能把中醫、西醫, 專科輕的、重的、複雜的疾病治療標準化, 把更多層次人才體系和知識體系建立起來, 未來服務體系才會提升。

所以,與會者表示,看中技術驅動帶來的變革,如智慧診斷、養生醫療、輔助診斷等,在某些單病種裡已經有了跟專家抗衡的實力,將智庫有機會分享給年輕醫生,就可能實現技術推動體系變化的目標,否則人才永遠稀缺。

GE醫療深耕非公醫療市場

7年前,GE醫療成立了“藍海事業部”,將非公醫療視為藍海進行耕耘。如今,“藍海事業部”已經成長為一支由銷售人員、工程師和服務人員組成的600人專業團隊。

GE醫療大中華區藍海醫療事業部總經理陳奕琪表示,關愛非公立醫療市場是GE“關愛先行”市場戰略中的重要一環。“我希望,我們的團隊能和產業共同發展,包括人才、金融解決方案、資本、創新技術的應用等等,也包括我們一直提到的數位化醫療、遠端醫療,深化GE醫療藍海團隊,全方位提升非公立醫療服務品質和能力,成為非公立醫療機構強有力的合作夥伴和堅實後盾。” 陳奕琪說。

GE醫療大中華區藍海醫療事業部總經理

陳弈琪致歡迎辭

未來服務體系才會提升。

所以,與會者表示,看中技術驅動帶來的變革,如智慧診斷、養生醫療、輔助診斷等,在某些單病種裡已經有了跟專家抗衡的實力,將智庫有機會分享給年輕醫生,就可能實現技術推動體系變化的目標,否則人才永遠稀缺。

GE醫療深耕非公醫療市場

7年前,GE醫療成立了“藍海事業部”,將非公醫療視為藍海進行耕耘。如今,“藍海事業部”已經成長為一支由銷售人員、工程師和服務人員組成的600人專業團隊。

GE醫療大中華區藍海醫療事業部總經理陳奕琪表示,關愛非公立醫療市場是GE“關愛先行”市場戰略中的重要一環。“我希望,我們的團隊能和產業共同發展,包括人才、金融解決方案、資本、創新技術的應用等等,也包括我們一直提到的數位化醫療、遠端醫療,深化GE醫療藍海團隊,全方位提升非公立醫療服務品質和能力,成為非公立醫療機構強有力的合作夥伴和堅實後盾。” 陳奕琪說。

GE醫療大中華區藍海醫療事業部總經理

陳弈琪致歡迎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