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孕婦可以吃竹筍嗎?

竹筍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的特點, 食用竹筍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 幫助消化, 去積食, 防便秘, 並有預防大腸癌的功效。 那麼孕婦能不能吃竹筍?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瞭解下。

孕婦可以吃竹筍。 竹筍, 在我國自古被當作“菜中珍品”, 在營養上, 過去有不少人認為, 竹筍味道雖然鮮美, 但是沒有什麼營養, 有的甚至認為“吃一餐筍要刮三天油”。 這種認識是不準確的。 其實, 竹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 每100g鮮竹筍含幹物質9.79g、蛋白質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纖維素0.9g、脂肪0.13g、鈣22mg、磷56mg、鐵0.1mg, 多種維生素和胡蘿蔔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竹筍的蛋白質比較優越,

人體必需的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 以及在蛋白質代謝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維持蛋白質構型作用的胱氨酸, 都有一定的含量, 為優良的保健蔬菜。

中醫認為竹筍味甘、微寒, 無毒。 在藥用上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 尤其是江浙民間以蟲蛀之筍供藥用, 名“蟲筍”, 為有效之利尿藥, 適用於浮腫、腹水、腳氣足腫、急性腎炎浮腫、喘咳, 糖尿病、消渴煩熱等, 嫩竹葉、竹茹、竹瀝均作藥用。 竹筍還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纖維的特點, 食用竹筍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 幫助消化, 去積食, 防便秘, 並有預防大腸癌的功效。 竹筍含脂肪、澱粉很少,

屬天然低脂、低熱量食品, 是肥胖者減肥的佳品。 養生學家認為, 竹林叢生之地的人們多長壽, 且極少患高血壓, 這與經常吃竹筍有一定關係。

食用宜與忌:

* 適用於肥胖者、習慣性便秘患者。

* 竹筍的食用方法很多, 炒、燒、煮、煨、燉等均可, 可葷可素, 做法不同, 風味也各異。

* 竹筍性寒, 故尿路、膽結石患者以及脾虛、腸滑者慎用。

* 食用前先用開水焯過, 儘量將筍中的草酸去除。

* 竹筍含較多的粗纖維, 容易使胃腸蠕動加快, 還對胃瘍、十二脂腸潰瘍、胃出血患者極為不利, 對於慢性胃腸炎病也不易康復。

* 不可多食, 食用過多易誘發哮喘、過敏性鼻炎、皮炎等。 小兒應少量吃點春筍。 老人吃筍一定要細嚼慢嚥。

* 忌與鷓鴣肉同食,

以免發生頭痛和咽喉膿腫。

* 靠近筍尖部的地方宜順切, 下部宜橫切, 這樣烹製時不但易熟爛, 而且更易入味。

* 鮮筍存放時不要剝殼, 否則會失去清香味。

* 冬筍以農曆十月到十二月挖出的最好, 又以個頭飽滿、色澤金黃、外表無損傷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