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唐松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

據查證, 毛茛科唐松草屬(Thalictrum L.)植物,

【拼音名】Tánɡ Sōnɡ Cǎo

【別名】白蓬草、草黃連、馬尾連、土黃連

【來源】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唐松草的根及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halictrum aquilegifolum L.var.sibiricum Regel et Tiling[T.comtortum L.l;T.aquilegifoliumL.subsp.asiaticum(Nakai)Kitag.]

採收和儲藏:春、秋季挖根莖及根,除去地上莖葉, 洗去泥土, 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 高60-150cm。 全株無毛。 莖直立, 有分枝。 葉互生;葉柄長4.5-8cm, 有鞘;托葉膜質, 不裂;基生葉在開花時枯萎;莖生葉為三至四回三出複葉;葉片長10-30cm, 小葉草質, 頂生小葉倒卵形或近圓形, 長1.5-2.5cm, 寬1.2-3cm, 先端圓或微鈍, 基部圓楔形或圓形, 3淺裂, 裂片全緣或有1-2牙齒;側生小葉多斜楔形, 葉背面脈稍隆起;上部葉幾無柄。

單歧聚傘花序傘房狀, 分枝多, 有多數密集的花;花兩性, 花梗長4-17cm, 萼片4, 花瓣狀, 寬橢圓形, 長3-3.5mm, 白色, 或淡紫色, 時落;花瓣無;雄蕊多數, 長6-9mm, 花絲上部寬下總結線狀, 花藥長圓形, 長約1.2mm, 先端鈍;心皮6-8, 有長柄, 花柱短, 柱頭生於腹面。 瘦果倒卵形, 長4-7mm, 有3條寬縱翅, 基部變狹, 果柄長3-5mm, 宿存花柱甚短。 花期6-8月, 果期7-9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00-1800m的草原、山地林邊或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于不北、華北及山東、浙江。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涼爽濕潤環境, 以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和腐殖壤土生長為好。

栽培技術, 用分株、種子繁殖。 分株繁殖:將根際可地下莖發生的萌蘖切下栽植, 使其形成獨立的植株。 可在3月中旬按行株距45cm×30cm開穴栽種。 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

在3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 條播或撒播, 覆土1cm, 1hm2播種量12kg。 播後保持土壤濕潤, 20天出苗, 苗高6cm左右, 按和株距45cm×30cm定植, 以後進行鬆土, 除草。

【性狀】

性狀鑒別:乾燥根莖上端有多數蘆頭, 每個蘆頭粗約4mm, 基上殘留莖苗痕跡, 並常包, 有鱗葉薄片。 根莖長形, 外表棕褐色腹面密生成束的鬚根, 形如馬尾;鬚根長13~25cm, 粗2~3mm, 外表紅黃色或金黃色, 有光澤, 具縱向細紋, 老栓皮及皮層往往呈環節狀脫落, 尚未剝落者, 以手搓之即脫。 體輕, 質脆易斷。 根莖斷面外圈棕褐色, 內有黃色的木質心;鬚根斷面深黃色, 外表為一薄層金黃色的外皮。 氣微, 味微苦。

顯微鑒別:根橫切面:內皮層細胞一列, 木質部由導管及纖維組成。 3~4束, 中央為一束纖維。

粉末鑒別:黃綠色。 木纖維成束,

黃色或黃棕色, 呈長梭形, 末端尖, 長200μm, 直徑14~22μm, 孔溝較密。 皮層細胞縱斷面觀呈類長方形或類圓多角形, 直徑25~66μm, 壁薄。 木栓細胞淡黃棕色, 表面觀類多角形。 大小不一、排列較整齊。 根莖表皮細胞表面觀呈類長方形, 直徑24~48μm, 壁稍厚。 木薄壁細胞單個散在, 淡黃色, 呈長條形, 末端鈍圓或稍尖長70μm, 直徑10~14μm, 壁略厚, 微木化, 有細小紋孔。 導管為梯紋或網紋導管, 長80~100μm, 直徑6~14μm。

【化學成份】本品鬚根中含有小檗堿(berberin)、β-穀甾醇(β-Sitosterol), N-去甲唐松草替林(N-desmethylthalistyline)及5-氧-去甲唐松草替林(5-O-demethylthalistyline)。

【藥理作用】小檗堿具有抗菌作用, 用於治療細菌性痢疾;貝加爾唐松草總生物鹼有抗腫瘤作用。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心;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燥濕解毒。 主熱病心煩;濕熱瀉痢;肺熱咳嗽;目赤腫痛;癰腫瘡癤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5-10g;或製成糖漿。 外用:知量, 研末調敷。

【製劑】丸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