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遠離疾病 飲食調理亞健康

亞健康是什麼?就是你接近生病了, 雖然明面上還看不出什麼具體的症狀, 個人也沒有明確的感覺到身體上有不舒適的狀態, 但是在你轉頭的下一刹那, 可能疾病就出現了。 不是扭到脖子, 而是天長日久積累下來的病因終於爆發了。 那麼, 在它爆發之前, 你是否想過其實這些病因是可以保健的呢?

何為“人體第三狀態”

隨著醫學模式由過去的單純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 人們開始意識到在健康與疾病之間還有一種生理功能低下的狀態, 理化的檢查無明顯陽性結果,

卻總感到身體和精神上的多種不適, 這種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臨界狀態, 謂之“亞健康狀態”或稱“人體第三狀態”、“灰色狀態”。

據專家統計, 當今地球上的現代人有50%以上處於“人體第三狀態”, 這些人常感歎自己活得很“累”, 並常常伴有食欲不振、頭痛、失眠、心緒不寧、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勞、健忘及性功能障礙等現象出現, 在醫院檢查又查不出毛病。 人若長期處於這種第三狀態, 會使身體狀況逐漸走入低谷, 致使各種疾病接連發生, 對身體健康構成威脅。

“人體第三狀態”的誘發

導致“人體第三狀態”的原因, 是現代生活中的環境污染、飲食結構不合理、嗜煙酒以及來自社會競爭的各方面壓力等等, 而其中飲食不合理是最常見的原因。

比如, 有些人仍以傳統飲食習慣為主, 即機體攝入低蛋白、高熱量食物, 許多人不重視早餐, 甚至不吃早餐, 這樣機體常處於饑餓狀態, 致使大腦缺氧, 影響腎上腺素、性激素、甲狀腺素等諸種內分泌激素的正常分泌, 嚴重者可產生情緒抑鬱、心慌乏力、視物模糊、低血糖昏厥等症狀。

還有一些人由於長期的偏食嗜好而導致“人體第三狀態”。 眾所周知, 人體在正常狀態下, 血液為弱鹼性, 但是, 血液中若酸性過多, 就會引起身體不適。 主食中的面、米, 副食品中的肉類、魚類、貝類、蝦、蛋類、花生, 還有啤酒、白糖等皆屬於酸性食物, 食入過多會導致酸性體質, 誘發“亞健康狀態”。

另外, 人體在生長發育中引起的生理變化, 特別是生理處於某種特殊階段時,

也大都處於“第三狀態”, 如性機能的成熟期和消退期, 產前產後期及更年期。 “人體第三狀態”還是多種疾病的先兆, 如肥胖症、齷齒、低血壓、低血糖、高血壓、糖尿病等。

“人體第三狀態”的飲食調理

中國具有幾千年歷史的食療養生術, 在調整“第三狀態”中具有旺盛的活力。 古代中醫藥學認為, 人體的陰陽平衡才是健康的標誌, 故《內經》有“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之說。 然而這種平衡是動態的平衡, 且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顯然要使之達到絕對的平衡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說“第三狀態”是客觀存在的。 於是祖國醫學有了調和陰陽、補偏救弊、促進陰陽平衡的治療原則。

在治療手段上則提出“藥以祛之, 食以隨之”的方法,

以食物扶助正氣, 並確立了“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配膳原則, 還提出應做到酸、苦、甘、辛、鹹的“五味調和”, 不能偏食偏嗜。 這種利於人體趨於健康的飲食結構具有科學性, 這也是人們常說的“藥補不如食補”的道理所在。

選用食療是調整“人體第三狀態”的較佳方案。 因為許多天然食物的營養全面, 無毒副作用, 長期服食可達益氣、養血、扶正、健腦、強身、抗老的目的, 特別是對中醫認為的各種虛損症的調養更具有實用價值。 現介紹幾種相關的“人體第三狀態”的飲食調理方法, 以供讀者參考。

六種飲食調理

一、肺氣虛狀態, 有氣短、多汗、易感冒等表現, 可長期食用百合、蜂蜜、白木耳、紅棗、桔、杏仁等食物。

二、脾陽虛狀態,

有便秘、腹脹、腸鳴、噯氣等表現, 可長期食用山藥、蓮子、百合、山楂、苡仁米、飴糖。

三、腎陽虛狀態, 有腰疼膝軟、畏寒肢冷、頭暈耳鳴、發須早白、性功能衰退等表現, 可長期食用羊肉、牛肉、芝麻、胡桃、豆類及豆製品、堅果類食物。

四、肥胖疲勞狀態, 有許多身體過於肥胖者, 因體重過重不僅身體疲勞, 而且會造成心理疲勞, 應少吃澱粉類和糖類的食物, 長期食用蘿蔔、捲心菜、白菜、青辣椒、番茄、香菇等蔬菜和水果。

五、心煩意亂狀態, 有失眠、頭暈、心煩表現, 可長期食用養心安神的食品, 如煎服龍眼肉、酸棗仁、柏子仁。

六、神經衰弱狀態, 有視力下降、記憶力減退、行動笨拙等表現, 可長期以蓮子、龍眼肉、百合、豬骨、大棗、糯米等煮粥食, 若是由血虛、緊張引起的神經衰弱,

可吃桑椹, 也可配合熟地、白芍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