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緩解頭痛七食療方

緩解春季頭痛七大食療方

枸杞葉羊腎粥→半夏山藥粥→枸杞子蒸蛋→芹菜根雞蛋湯→鹿茸川芎湯→魚肚川芎湯→豬腦羹

首選食材:枸杞子。

屬性:味甘、性平。

功效:補肝腎、益精氣、長肌肉、改善面色、明目安神、祛風治虛、延年益壽。

存放:存放於陰涼處或冷藏、冷凍庫內。

挑選:以表面鮮紅或暗紅色、略具光澤、肉厚、味甜、微酸者為佳。

頭痛為臨床常見病症, 可因多種原因引起。 凡因顱內外組織發生病理性變化所引起的, 稱為器質性頭痛或神經性頭痛;而無病理變化基礎的頭痛, 稱為非器質性頭痛或官能性頭痛。 所謂器質性病變,

是指頤內腫瘤、血腫、膿腫及腦寄生蟲病、腦血管意外、動脈硬化、腦外傷等。

器質性頭埔常會出現嘔吐、複視、大小便失禁、視力減退, 甚至神志不清等症狀, 而官能性頭痛是由精神過度興奮、抑制失調、情志不暢、鬱怒等引起。 這類頭痛經常會出現失眠、記憶力減退、遺精等神經衰弱症狀。

枸杞葉羊腎粥

原料:枸杞葉250克, 羊肉60克, 羊腎1個, 粳米60—100克, 蔥白2莖, 鹽適量。

用法:將羊腎剖開, 去筋膜, 洗淨, 切碎;羊肉洗淨切碎, 先煮枸杞葉, 去渣, 取汁;用枸杞葉汁同羊腎、羊肉、粳米、蔥白煮粥。 粥成入鹽凋勻, 稍煮即可。

功效:溫腎陽, 益精血, 補氣血。

附注:枸杞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羊腎溫腎陽、補腎氣、益精髓;羊肉溫養氣血、益腎補虛。 三味同用, 入米為粥,

入鹽調味, 不僅甘美可口, 且補虛之力更佳。 是治療腎虛型頭痛的良方。

半夏山藥粥

原料:山藥30克, 清半夏30克。

用法:山藥研末, 先煮半夏取汁一大碗, 去渣, 調入山藥末, 再煮數沸, 酌加白糖和勻, 空腹食用。

功效:燥濕化痰, 降逆止嘔。

附注:半夏辛溫, 能燥濕化痰、降胃止嘔;同山藥煮粥, 燥潤相濟, 尚可健脾助運。 適宜頭痛兼見咳嗽、噁心嘔吐者服用。

枸杞子蒸蛋

原料:雞蛋2個, 枸杞子15克.熟豬油40克, 精鹽、醬油, 濕澱粉各適量。

用法:雞蛋磕入碗中打散, 加精鹽、濕澱粉、冷清湯各適量, 調散成蛋糊;枸杞於沸水浸脹;蛋糊入籠, 沸水武火蒸約10分鐘, 撒上枸杞子蒸5分鐘。 另將熟豬油加醬油同蒸化後, 淋在蛋面上。 佐餐眼食,

功效:補養陰血。 適用於血虛頭痛、頭暈心悸、神疲乏力、遇勞加重,

或血虛發熱, 熱勢或高或低, 勞則加劇, 肌熱煩渴、面色不華等症。

芹菜根雞蛋湯

原料:芹菜根250克, 雞蛋2個

用法:上味同煮, 蛋熟即成早晚2次, 連湯服食。

功效:潛陽息風, 滋補肝血, 適用于頭痛時作時止、經久不愈。

鹿茸川芎湯

原料:羊肉90克, 鹿茸(片)9克, 川芎12克, 鎖陽15克, 紅棗少許。

用法:將羊肉洗淨、切塊;川芎、鎖陽、紅棗(去核)洗淨。 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鍋內, 加清水適量, 武火煮沸後, 文火煮2小時, 調味即可, 隨量飲用。

功效:補腎益精, 行血止痛。

附注:鹿茸性味甘成而溫, 既能補益腎陽, 又可溫養督脈, 對於腎虛頭痛, 單用已有一定療效;川芎辛溫, 上行頭日, 為治頭痛之要藥, 鹿茸得川芎之助則可增強止痛(頭痛)之力;鎖陽性味甘溫,

功能補腎陽、益精血, 鹿茸得鎖陽之助則可增強補腎之力;羊肉、紅棗助鹿茸之益精血, 並可調味, 適用於偏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