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3招預防“節後綜合征” 助你端午後“滿血復活”

端午假期結束, 對於上班族來說放假是幸福的, 然而每當假期結束後, 總有一些人無法快速回到假期前的生活狀態, 不僅難以完成工作內容, 甚至還會對工作產生厭惡感或恐懼感。 其實, 這些可能都是“節後綜合征”造成的。 那麼, 到底什麼是節後綜合征呢?人們又該如何預防這種綜合征呢?

據《經濟日報》報導, 節後綜合征是指人們在假期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表現, 例如在節後的幾天裡感覺倦怠, 提不起精神, 工作和學習效率低, 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焦慮、神經衰弱等。 節後綜合征往往是人們假期出遊過度勞累造成的。

其實每一次長假都有兩個緩衝期——假期剛到和假期過後, 而職業人更容易惹上節後綜合征。 按照專家的說法, 這與人們在長假期間把原本建立起的工作“動力定型”破壞了有關。 假期裡, 很多人容易忘記平時對自己的約束, 熬夜、暴飲暴食等, 而睡眠規律、飲食規律一旦被打亂, 再回到緊張的工作環境中, 就容易身心失衡, 出現各種亞健康症狀。

要想預防“節後綜合征”, 其關鍵就在於提前“收心”。 具體需要注意以下3點:

1.調整作息。 浙江省中醫院中醫內科醫生金濤在接受《錢江晚報》採訪時提出, 進入假期以後, 多數人的睡眠走入兩個極端, 一部分人熬夜瘋玩, 睡眠不足, 另一部分人則趁假期拼命補覺。

而最終的結果是, 這兩類人都會表現為精神萎靡、哈欠連篇, 中醫認為這些都是陽氣衰微的症狀。 無論是節前、節中還是節後, 金濤建議遵循“子午覺”的養生之道, 吃了午飯後, 小眯一會兒, 30分鐘即可, 可以讓精力儘快恢復;晚上11點前就寢效果最好, 可以減輕營養消耗, 增加肝臟血流量, 達到養肝的目的。

2.合理飲食。 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馬冠生在接受《中國新聞網》採訪時建議, 節後飲食可以適當減少肉類, 多吃穀類食物和綠色蔬菜, 尤其是富含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深顏色蔬菜。 此外, 馬冠生還強調, 節後飲食調整應遵循多樣性原則, 單一食物的營養是不全面的。

3.調整心態。 河南省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婁平陽在接受《河南日報》採訪時建議,

人們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辦法逐漸適應節後生活。 比如, 通過加強體育鍛煉、聽音樂、看電影等方式調整, 轉移注意力, 平復躁動不安的心情。

值得注意的是, 央廣網提出, 節後綜合征其實是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的一種正常心態, 症狀較輕的人們一般在節後一周左右就可調整恢復;但倘若症狀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人們就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 (王燁)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 (專家領域:健康養生類、臨床醫學類、心理醫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