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預防“節後綜合征” 助你端午後“滿血復活”
端午假期結束, 對於上班族來說放假是幸福的, 然而每當假期結束後, 總有一些人無法快速回到假期前的生活狀態, 不僅難以完成工作內容, 甚至還會對工作產生厭惡感或恐懼感。 其實, 這些可能都是“節後綜合征”造成的。 那麼, 到底什麼是節後綜合征呢?人們又該如何預防這種綜合征呢?
據《經濟日報》報導, 節後綜合征是指人們在假期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表現, 例如在節後的幾天裡感覺倦怠, 提不起精神, 工作和學習效率低, 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焦慮、神經衰弱等。 節後綜合征往往是人們假期出遊過度勞累造成的。
要想預防“節後綜合征”, 其關鍵就在於提前“收心”。 具體需要注意以下3點:
1.調整作息。 浙江省中醫院中醫內科醫生金濤在接受《錢江晚報》採訪時提出, 進入假期以後, 多數人的睡眠走入兩個極端, 一部分人熬夜瘋玩, 睡眠不足, 另一部分人則趁假期拼命補覺。
2.合理飲食。 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馬冠生在接受《中國新聞網》採訪時建議, 節後飲食可以適當減少肉類, 多吃穀類食物和綠色蔬菜, 尤其是富含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深顏色蔬菜。 此外, 馬冠生還強調, 節後飲食調整應遵循多樣性原則, 單一食物的營養是不全面的。
3.調整心態。 河南省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婁平陽在接受《河南日報》採訪時建議,
值得注意的是, 央廣網提出, 節後綜合征其實是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的一種正常心態, 症狀較輕的人們一般在節後一周左右就可調整恢復;但倘若症狀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人們就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 (王燁)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304)醫院八一大樓門診部主任彭國球進行科學性把關。 (專家領域:健康養生類、臨床醫學類、心理醫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