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陰虛感冒中成藥

陰虛感冒是一些抵抗能力比較差的人們最容易患上的疾病類型, 在發生后就會接二連三的出現癥狀表現, 比如說咳血, 肺癆和哮喘等, 這些疾病在發作的時候就會讓患者身體處在一個很糟糕的狀態, 那么就只能是采取清熱解毒的治療措施, 盡可能的還是以中成藥為主, 不要去服用一些抗生素類藥物。

感冒之肺陰虛證, 是指久病咳喘、肺癆、咳血、肺痿等陰虛之體, 肺蘊燥熱, 復感外邪, 致使津液耗傷, 肺失濡養, 宣降失職, 虛熱內生, 形成陰虛內熱兼感外邪的證候。 臨床以發熱, 微惡風寒, 干咳少痰, 咽喉疼痛, 五心煩熱, 舌紅少津, 脈浮細而數為特征。

證候:發熱無汗, 或有汗不暢, 微惡風寒, 頭痛口渴, 咳嗽咽痛, 舌尖紅, 苔薄白或薄黃, 脈浮數。 治則:風熱感冒的治療, 主要以辛涼透表, 清熱解毒為主。

1.主方

銀翹散。 方藥:連翹、銀花、桔梗、薄荷、竹葉、生甘草、荊芥穗、淡豆豉、牛蒡子。

2.治風熱感冒的三湯

風熱感冒表現為發熱加重、頭痛、咽喉紅腫干澀疼痛、鼻塞涕黃, 咳嗽痰黏或黃, 且口渴喜飲, 怕風。 對鏡可觀察到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 還可能加重頭面部痤瘡、便秘等。 治法應以辛涼解表為主。

(1)薄荷粥(選自《送余錄》) 薄荷煎取藥汁候涼,

取粳米加水煮粥, 待粥將成時, 加入薄荷汁及適量冰糖。 稍溫即服, 得汗最佳。 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藥, 加粳米、冰糖制粥, 能促使出汗, 又有護胃作用。 此湯飲對新感風熱者最適宜。

(2)桑菊薄荷飲 桑葉、菊花、薄荷、苦竹葉、蜂蜜少許, 加適量水, 煮沸,

代茶頻服。 桑葉清肺熱;菊花疏散風熱, 明目平肝;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藥, 能迅速解除發熱頭痛等癥狀。 有高血壓或頭痛、目糊之患者也較為適宜。

(3)貝母沙參蒸雪梨 將雪梨1個去皮去核, 把貝母、沙參、薄荷及冰糖適量填入, 合起放在碗內加水蒸熟, 早晚分食, 連吃數日。 此湯潤燥止咳, 化痰宣肺, 尤其適用于老年人、兒童感冒后熱病傷陰引起咽干咳嗽、肺熱痰黃, 或津傷口渴、大便燥結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