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血管淋巴瘤

血管淋巴瘤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嗎, 一般是先天性的原因引起的, 而且表現癥狀是腫脹以及無痛, 但是會影響到血液的流通, 主要是發生在頸部的位置, 大家可以了解血管淋巴瘤的發病原因以及治療方法, 然后針對血管淋巴瘤進行治療, 以免影響到頸部的活動以及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血管淋巴管瘤臨床較為少見, 大多屬于先天性, 腫瘤柔軟、無痛。 如發生內出血或有靜脈時, 呈青紫色。 此病位多見于頸項部或鎖骨胸鎖乳突肌后側, 也可見于腋窩、胸壁等處。 體積可大至似嬰兒頭樣, 影響患者的呼吸;也可并發感染、出血。 屬于中醫“血瘤”范疇。 它的成因, 中醫學認為“此腎中伏火胎毒故也”, 與現代醫學多為先天性是相符的, 因為腎本為先天之本。 又《醫宗金鑒·外科》云“瘤者, 隨氣留住, 故有是名也”;:蓋人身之氣, 聚則有形, 散而無跡“;”氣為血帥, 氣行則血行,

氣滯則血瘀”。 胎火妄動, 血行失常, 熱毒與瘀血互結, 阻塞經脈, 由小漸大, 積聚日久形成血瘤。

藥方

初期處方多使用《醫宗金鑒》“芩連二母湯”去二母等加入行氣、涼血、解毒之藥。 方如下, 生地30克、赤芍15克、當歸15克、川芎12克、牡丹皮12克、丹參15克、茜草12克、黃連6克、黃芩12克、側柏葉15克、山慈姑15克、羚羊角5克、甘草9克、荊芥炭10克、柴胡10克、香附12克、炮山甲12克。

上藥17味研為細末混勻, 為散劑。 每天服用2次, 每次1.5克~3.5克(按人體質而定), 方中生地、赤芍、當歸、川芎活血;丹皮、丹參、茜草涼血, 清透血中所伏熱結;黃芩、黃連、羚羊角軟堅兼清血中熱毒;荊芥炭以引血歸經, 合側柏葉以止血;柴胡、香附以行氣;山慈姑、炮山甲善解毒透達之功;甘草調和諸藥, 合奏祛伏火、清熱血、行滯氣、解毒散結以消瘤, 亦有“治病必求其本”之意。

大多數患者在服藥后兩個月內腫塊會有比較明顯的消散, 效果頗令人滿意。 治療本病以上方最快可以4個月左右時間治愈。 但服食本藥期間可能會發生少量至一般的脫發現象, 停藥后頭發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