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搭橋”後,多動動更好!

做冠狀動脈搭橋術的主要目的是減輕心肌缺血, 提高生活品質。 但很多患者認為手術會傷元氣, 需長時間臥床休息, 儘量少活動。 這樣就失去了做搭橋手術的價值, 不僅身體會更加虛弱, 心臟和血管也會因為缺乏運動導致儲備功能減退, 藥效打折扣, 血管內斑塊易增加, 再次發生閉塞的風險也增大。

我曾接診一位70歲的男性患者, 他進行冠脈搭橋手術後堅持臥床, 不敢做任何活動, 結果心肺功能和身體機能下降, 肺活量降低, 全身肌肉力量減退, 活動後胸悶氣短症狀逐漸加重。 更糟的是, 他擅自把藥停了, 不能抵抗外界對身體的任何打擊, 因感冒引發肺部感染, 導致心衰。 而另一位患者, 術後逐漸恢復運動量, 戒煙並堅持服藥和複查, 已10年沒再住院治療。

一般而言, 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後, 靜脈橋血管5年內大部分出現閉塞, 乳內動脈橋血管長期通暢率高,

但10年後閉塞風險增加, 運動聯合藥物治療可明顯降低橋血管閉塞風險。 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運動康復治療, 使身體耐受力逐步提高, 可恢復到發病前的工作生活狀態, 甚至比治療前生活品質更好。

需要進行搭橋術的患者, 血管病變多比較嚴重, 心臟康復治療應該從手術前開始。 術前, 患者應該每天練習深呼吸和咳嗽訓練並戒煙, 同時做簡單的力量練習, 如上肢握拳練習, 下肢臥床交替抬高練習, 促進肺活量增加。 一般術後一天即可撤除呼吸機, 開始康復治療。 術後2~3天, 可在他人幫助下抬高下肢, 做握拳練習等;術後4~7天即可在醫務人員指導下進行床上和床邊的運動。 出院前進行全面評估十分重要, 此時醫生會給出個體化的心臟康復處方。

開胸手術患者, 術後前3個月應避免擴胸、上肢拉伸等運動, 但下肢活動不受影響, 步行、騎自行車都是不錯的鍛煉方法。 運動原則是時間從短到長, 強度從低到高, 節奏是先慢後快再慢。

剛出院的患者, 如果手術成功, 沒有併發症和合併其他疾病, 可從每天25分鐘開始, 前後各10分鐘慢走, 中間5分鐘稍加快速度。 每週運動5~7天, 感覺略有氣短即可, 但不要逞強, 有明顯不適時應停止運動。 第二周如果沒有不適, 可將運動時間增加為30分鐘, 前後各10分鐘慢走, 中間稍快步走的時間增加為10分鐘。 以後每週或每2周將中間稍快走時間增加5分鐘。 1個半月左右實現每天運動一次, 每次50分鐘, 也就是前後各10分鐘慢走,

中間快走時間達到30分鐘。 這裡所說的運動不是活動, 活動時間不限於每天25分鐘, 如散步等。 原則上檢查提示心肺功能許可時, 不要臥床靜養。

需要強調的是, 要想心臟康復獲得最大益處, 且安全性最大, 應由心臟康復專科醫生進行全面專業的評估, 給予精准個體化康復處方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