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排汗法有排毒降溫奇效
“體若燔炭, 汗出而敬”。 這句話出自兩幹多年前, 中醫最早的一本經典著作《內經》。 意思說發燒的時候, 皮膚表面摸上去灼熱燙手, 可以通過發汗, 使毒邪隨汗外泄, 讓熱度降下來。 這種處理和現代西醫的治療是共通的。 西醫遇到體溫40度, 肌膚灼熱, 頭痛如裂的患者, 也常給予解熱鎮痛藥, 使之發汗退燒。 西醫認為, 出汗對人體的主要作用, 就是調節體溫和排泄。 即使冰凍三尺, 人體每天仍然要出汗500毫升, 只是感覺不明顯, 叫做不顯性的出汗。 至於顯性出汗, 則一天要失去水2000毫升以上, 大汗淋漓一小時, 失水可高達3000毫升。
發汗須辨表裡寒熱
具有發熱症狀的疾病很多, 病情複雜, 當然不能見熱就發汗。 實際上中醫對於汗法的應用範圍和分寸是很講究的, 其要點之一是要區分表裡寒熱四字。
表和裡是指人體病變部位的淺和深而言。 汗法適用於治療表證, 所以又稱之為解表法。 凡病變部位在皮膚、肌肉、經絡, 表現為發熱、惡寒、頭痛、無汗或少汗等症狀的稱為表證, 傷風以及各種傳染病的初起大抵就是這種表證的症狀。 《內經》說:“在其皮者, 汗而發之”, 如果病在表證,
中醫認為, 雖同為表證, 病的性質還有寒、熱之不同, 因而所用的發汗藥物也有差別。 一種是風寒表證, 表現為惡寒重, 發熱頭痛, 無汗, 周身關節肌肉酸痛, 口不渴, 鼻塞流清涕, 咳嗽痰稀。 對這種風寒表證要用溫性的辛溫解表藥, 它們的發汗力強。 如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生薑就是這種藥;成藥則有午時茶、蘇杏二陳丸、通宣理肺丸等。 第二種是風熱表證, 表現為發熱較重, 惡寒輕微, 汗出不暢, 口幹微渴, 咽喉疼痛或紅腫, 或者咳嗽痰稠黃, 大便幹。 所用藥為涼性的辛涼解表藥, 發汗力比較弱, 如桑葉、薄荷、牛蒡、豆豉,
虛實有別四季不同
發汗還鬚根據病人的體質情況。 有的人體質虛弱, 發汗就要慎重。 比如平時就汗多的人, 中醫稱為表虛;貧血或者流產以後, 中醫稱為血虛;還有的平舊寸就患有肺氣腫、氣喘, 素來倦怠乏力, 中醫稱為氣虛。 對這些虛證, 在發汗時都要照顧到, 不能只一味發汗, 否則愈汗愈虛, 表證不解, 反傷正氣。 所以虛證病人的發汗, 要請中醫專門配方進行, 醫生可以根據不同體質情況, 加減各種性味功能的藥物予以照顧。
汗法在四季的運用還有不同。 這因為不同節令的氣候, 對人體有不同的影響。 比如夏季痰病中, 大多挾有暑、濕因素的危害, 中醫謂:“暑必挾濕”。 這時候的感冒, 往往發汗以後, 熱度雖有減退, 仍然會身熱有汗, 心煩口渴, 四肢困倦, 胸悶泛嗯, 不思飲食, 腹痛便稀, 這就是挾濕的表現, 西醫稱之為流感胃腸型。 治療就必須解表兼.清暑利濕, 中醫方新加香薷飲最適合, 成藥藿香正氣散(水, 丸)也是按這種治療原則配製的, 所以, 夏季感冒, 多用這些藥。 其他黴天、秋季、冬春發汗也各有不同。
最後還要提到的是, 中醫汗法應用範圍非常廣泛, 決不止於感冒。 中醫汗法具有退燒、透疹、消水腫、祛風濕等多種作用。 比如小兒急性腎炎、水腫嚴重、小便短缺, 就可以利用發汗配合利水法治療, 中醫稱為“開鬼門”(鬼門即指汗孔)。 其他一切具有表證的疾病, 如急性支氣管炎、肺炎初期、急性風濕性關節炎、急性腎炎、痢疾腹瀉、麻疹、皮膚病等也都可運用汗法。 甚至在流腦、乙腦等嚴重疾病的初期也可運用。 當然, 這些都是有經驗的中醫的事, 家庭中不能盲目地運用。